|||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我们权且认为人类社会将沿着如此轨迹继续发展下去。这一轨迹表现出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在不断扩大,它符合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这一理论。公有化程度不断扩大符合人类的基本愿望,或者说大多数人的愿望,亦即上述社会制度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符合人类的基本愿望,应该成为人类社会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社会的公有化程度来看,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加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应该取代资本主义。那么,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条件和时机是什么?
资本主义为全世界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类社会的富有程度达到了前所唯有的高度,此为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性质决定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少数人掌握着大部分财富,大部分人掌握着少部分财富,这必然引起大多数人的不满,从而要求改变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此为时机。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1922年由列宁领导建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那么,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条件成熟了吗?显然没有。1917年3月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封建王朝,1917年11月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建立的临时政权,在俄罗斯大地上根本就没有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自然就没有资本主义为社会创造、积累财富的可能。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全世界先后建立了15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清一色都是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设想了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形式或者说情形——资本主义为全人类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他们不是神,他们不可能想象得到后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实际情形——社会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还没有为全人类积累了足够财富的情形下在局部地区取得成功,自然,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提出或设想社会主义在新的情形下出现后,应该采取怎样的国家管理模式。
令人遗憾的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例外,机械地、生搬硬套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毫不犹豫地在自己的国家推行国家公有制,推行集体所有制,结果是国家越建越穷,贫穷落后成为了社会主义的代名词。对比最明显,莫过于东西德国和南北朝鲜,一道墙,一条线,成了极贫极富的分界线。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怀疑,社会主义的信念越来越动摇,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分崩离析。
这些哗啦倒塌的社会主义国家,其领导人最终都没有搞明白失败的原因,他们只是为社会主义制度悲哀、叹息,却不明白失败并不是社会制度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正是他们的生搬硬套、不知变通,葬送了社会主义——先天不足,加上后天错误,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我们姑且不论社会主义国家应不应该出现在上世纪的前半叶,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在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然伴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和发展。也许,在现今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对于贫富不均觉得十分自然,或者说没有太大的反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维和认识会慢慢发生改变,会逐步认识贫富不均的不合理,并对此产生越来越大的反感,进而越来越强烈的要求改变之。资本主义经过长时期的发展,人类社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人类的思想境界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这才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应该具备的条件和时机。
在人类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物质财富不够充足丰富、思想境界不够高的情况下,无疑,私有制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资本主义制度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快速进步、财富的快速积累、社会的快速发展。因为私有化,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人类生产和创造的潜力和积极性。而社会主义的公有化只有在人类拥有足够物质财富的前提下,才可能实行。从某种意义上将,资本主义是创造型的社会制度,而社会主义则是享受型的社会制度。当然,社会主义的这种享受是全民共享。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更好地享受生命,享受生活;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的这种享受将达到极致。
在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变质的情况下,中国顽强地坚持了下来,但是他必须选择改变,尽管这种选择在开始的时候是痛苦的。中国排除一切困难和阻力,坚决地实行改革开放,使国家逐步富强了起来。改革开放,中国引进和吸收的资本主义的许多东西,目前的中国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大框架之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体。但是,对改革开放的正确性不要有丝毫的怀疑,这种混合体,目前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也不要怀疑社会主义的先进性,中国目前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实就是要在社会主义的开始时期——这个时期不会短——用变通、灵活的社会制度快速完成本应该由资本主义完成的、为社会积累巨大财富的使命。在经历了一定的发展时期,积累了巨大财富之后,中国就会逐步抛弃资本主义的一切东西,重新回归到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来。
关于社会主义的先进性,有一个现象可以很好地说明。今天,在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时候,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仍然有很多人无限怀念毛泽东时代。他们在怀念那个时代的什么呢?不是怀念贫穷,而是怀念平等,怀念那个时代的人人平等。人人平等和共同富裕,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回事,当然,人们都会选择富裕的人人平等,而不是平穷的人人平等。所以,从根本上讲,人类向往社会主义,向往共产主义,因为,她们是高度平等的社会。
那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最根本性的区别是什么呢?不是,一党制和多党制,也不是议会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些只不过是管理国家的不同形式而已,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实行多党制,也可以实行议会制。最根本性的区别是对贫富不均的认识和态度。私有制必然产生贫富不均,中国也不例外。而且,中国目前的贫富不均现象十分严重,这是私有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是完全正常的现象,没有那个资本主义国家会试图改变这种现象,因为执政者就是财富掌控者;在中国则不同。虽然贫富不均的出现不可避免,但中国视其为不合理现象,会想方设法限制其发展,将其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而随着国家富有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控制的力度将不断加大,最终消灭贫富不均,到达人人平等的共同富裕。为了保证国家对贫富不均限制的经常性和永久性,中国必须保证政权和财权的永远分离。否则,一旦出现大范围的政财统一,中国就会真正的变色。对中国来说,必须充分认识贫富不均的严肃性,要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对待之;贫富不均是比官员的贪污腐败更加严肃的问题——开始是严肃,继续下去就是严重。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国家是在条件和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先天不足的社会主义要想生存和发展,就不能死抱着公有制的信条不放——虽然那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必须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有用的东西——不必担心、害怕社会制度的性质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艰苦奋斗,努力发展,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实行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