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西安:我看你的眼神

阅读数:3791  |   回复数:17
静水深流 发表于 2011-3-3 22: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在寒风凛冽中,飞机从重庆起飞,一个多小时后,在西安上空开始降落,我从舷窗俯瞰,夕阳下,棋盘状的城市空间,尽显大开大阖的气势。西安是千年古都,是埋葬着十三个王朝的象征。它给我的第一感应就是,那种王者之气是岁月所不能完全冲散的,它依然氤氲在时空里。

       当我站在这片土地上,更感受到它的敦厚、率直,道路都是笔直的,各种建筑就立在马路的两边,简单而直接,没有什么曲里拐弯。西安人应该是把他们的高贵和尊严、热情和奔放,凝固在了她那宏大无比的建筑上了吧。

       在西安的日子里,我登骊山,观秦兵马俑,访大明宫遗址,走长安大道,游法王寺,尽观龙脉锦绣,重温她过去时代的辉煌与芳香。遥想丝绸之路起点的驼铃,世界各国朝拜的使臣,孤灯下翻译经文的玄奘,梨园里华舞霓裳的贵妃……走在街上,穿行在巍峨的城墙下,不经意之间,便与古老厚重的历史有了奇特的交错感。

       在唐诗中有“长安百万家”的诗句,据说唐代的西安城面积为84平方公里,它就象金光闪射的显赫皇冠一样,象征了东方帝国王朝的宏大气象和精神气度,令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都城都黯然失色。

      不知是因西安是天生福地,还是历史的某种巧合,一个个古代帝王在此建都立国,却无一例外地都兴盛发达了数百年。黄帝、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哪一个不是光彩夺目?在历史上,他们哪一个不是决定历史命运的响当当的风云人物?

       坐在旅游车上,我随易翻阅着一份西安地图,从地理位置来看,西安向西是茫茫戈壁,巍巍雪川;向东,城连瀚海,一片繁华;向北是草原大漠;向南则是绿水青山。在历史长河中,古代西安经济上的沃野富饶、军事上退守自如,应该是其兴旺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我循着岁月长河追寻,没有哪座城市有如此大面积的历史堆积。在中国的历史上,西安可以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精神坐标。中国封建社会在这期间,处于朝气蓬勃的上升时期,周的以礼治国,秦的历行改革,汉的勇于开拓,唐的开放兼容,古长安都扮演着主角。汉代的独尊儒家、唐代的融汇佛教,不但是我国社会进步的大动力,而且将建功立业,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融入到了这座城市的品质中。

      今天的西安,古风犹存。一池城墙保存完好,四边城门人来车往,城内到城外没有阻碍,原汁原味的古城和现代生活融合在一起,完美得没有任何缝隙。

      西大街的大型建筑如唐人街、中环广场、百盛、西京饭店、安定门广场全部都采用了仿唐建筑风格,让长达2000多米的大街气势磅礴!可以说,放眼全国城市,再也找不出如此大手笔的规划。

       古城的中心在大雁塔一带,整个广场上透着市井气息,一边是回民街诱人的食物,一边是东大街琳琅满目的商品,购购物,吃点特色小吃,厚重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气息,在这里才被停下来暂时得以缓解。

       在城墙下走走,就能看到最平实的市民生活,像一块璞玉,没有任何雕饰。城墙根下围着一群人,传来铿锵有力的秦腔。我凑上去看看,演唱者凝神屏气,那面部神态和身体动作都让人拍案叫绝。曾看过史书,知道秦腔起源于秦代那首著名的“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来自黄土高原的苍凉声音,洋溢着鲜活的***,该是关中人对自己灵魂的深层触摸吧?

      龙在中国,根在西安。历史固然如繁花满眼,可支撑它的还是我们现在的一切。当我这个时间的过客,漫不经心地徜徉在西安的大街小巷,看着街旁车水马龙的流光飞影,看看明灭闪烁的万家灯火,看看这个被古老的城墙环绕的城市是如何维持着自己的风度,在维持古城的风貌和现在化之间保持着碧绿的生气。

       我知道对于西安这样一座太过悠久的城市来说,最需要的是合适的,而不是时尚的。那种万古不竭的生命力量的迸发正是这座城市悲而不怨,哀而不伤的精神气质。当我离去,那苍凉、气韵回旋的秦音还在耳边萦绕……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100 收起 理由
忙里偷闲 + 50
samba站长 + 5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2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