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原创内容] 陕西神木红枣走向产业化

阅读数:1048  |   回复数:0
samba站长 发表于 2010-10-25 11:05:20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神木县南部乡镇以非煤产业致富,其中沿黄乡镇马镇、沙峁、贺家川、万镇及花石崖等以红枣为主导产业,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乡镇,其红枣初加工产业也开始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独占地理品质优势万镇镇位于神木县最南端,毗邻佳县,东靠黄河,因其地处黄土高原峁状丘陵沟壑区,且有黄河流经,以土石山为主,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多为绵黄土,成为了红枣的宜生之地。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万镇成了神木县主要发展红枣“一镇一品”产业的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红枣的五大古产区之一。红枣不仅是万镇镇的支柱型产业,也是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

  神木全县共有红枣20多万亩,其中仅万镇就有6万亩,产量占全县的一半左右。目前,全镇已建设烤枣炉200多座,就地加工转化2000多万斤,超过总量的60%。仅红枣这一项收入就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左右。反季节销售使红枣增值19倍

  “万镇镇属于纯农业乡镇,全镇共有耕地7万亩,其中红枣经济林栽植面积达6万亩,年产5000万斤,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枣乡。”万镇镇镇长王晓君对笔者说,通过红枣深加工,万镇实现了红枣反季节销售,市场售价将从每斤1元增加到每斤20元。

  目前,万镇镇有烤枣炉21个,保鲜库1个、冷库1个。该镇红枣加工业是以烤枣、熏枣和酒枣加工为主,产业发展的强烈要求、迫切需求建设相应的加工设施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王晓君说,县上年初已审定规划在镇上投资450多万元,新建60座蒸汽式烤枣炉、100座土烤炉,新栽1800亩、嫁接700亩抗裂果、早熟、丰产的枣树,并给枣树改良的农户免费发放16公斤/亩的红枣专用肥和适量的抗裂果制剂,建设一批红枣示范园,正在建设的沙坪寺红枣示范园已初具规模,绿丰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现已完成注册,初具生产规模,年加工红枣达100多万斤。

  该县民营企业家刘银娥投资1.8亿元在神木第一新村新建的神木枣业加工厂,即将成为神木枣产业发展的“龙头”,为神木中南部乡镇加快红枣产

  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开辟了一个新空间。该厂占地200亩,规划建筑面积 4.09528万平方米,设计产能为年生产红枣高科技产品1万吨。以“绿色、安全、营养、爽口”为目标,主要生产烘干枣、低糖枣脯、红枣固体复合饮料、红枣咖啡、红枣发酵起泡酒等五大类十多个系列的产品。

  政策扶持红枣发展

  神木县始终将富农强农作为农业经济的根本出发点,积极扶持红枣生产大镇发展“一镇一品”工程。沿黄各乡镇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围绕各自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引进了一批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的实力型企业来该镇发展,通过试验示范与推广有机结合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特色经营、规模经营形式,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推广红枣丰产技术,引进新品种、加工新工艺等,推动红枣产业大发展。

  今年,神木加大了对红枣主导产业补贴扶持力度,年初审定投资796.75万元。补贴标准是:新发展红枣每株补助2.8元,包括种苗、整地、栽植等费用;红枣示范园建设补助每株10.8元,包括种苗、整地、栽植、浇水等费用,每亩配套滴灌费用1500元;烘干炉建设每座补贴1.4万元;低产林改造每株提供化肥0.8公斤,发生病虫害时,无偿提供农药;高接换头每亩补助380元。一条路增加产值800万元

  今年,县上和各乡镇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拓宽了红枣主产村的公路,并对水路和电路进行了改造,初步解决了红枣生产难、运输难的问题。万镇今年投资700多万元打通了万镇到佳县的红枣外运通道,道路修通后,这个镇的红枣收购价格每斤平均提高了0.16元,可以新增800万元的产值。

  此外,为有效解决该镇红枣品种单一、老化的问题,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培育和引进新品种,目前已经培育出了本地新品种“神枣”,引进了“金昌一号”。同时,每年在加强干部相关知识学习、指导枣农生产实践的同时,定期组织5到8次的枣农培训会,每年培训600余人次。同时,多次组织部分村队干和群众到米脂、佳县、吴堡、绥德等地的枣园和红枣加工厂参观学习。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