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原创内容] 做大做强建筑产业——神木县建筑业发展纪实

阅读数:1138  |   回复数:0
samba站长 发表于 2010-7-2 16:50:27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近年来在省建设厅开展“建筑业十强县试点”战略部署鼓舞下,我县抢抓机遇,高举“做大做强”的旗帜,着力打造优势传统产业——建筑业。通过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建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产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全面提升,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建筑业企业总数达70家,其中二级企业53家,建筑业从业人数32100人。2009年,在世界经济因金融风暴重创情况下,神木县建筑总产值仍实现321689万元,建筑业增加值达161036万元,实现利税13993万元,建筑业增加值增长率达40%,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和业绩!

政策引导:促进建筑业迅猛发展

建筑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富民产业。加快建筑业发展,使建筑业成为神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县委、县**和县城建局领导的共识。2008年4月14日全省建筑业强县试点工作座谈会后,神木县在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陕西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和《陕西省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制定完善了《关于禁止建筑工程分包转包的若干规定》和《神木县建筑业管理暂行办法》,抓紧出台了《神木县重点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用政策引导,进一步做大做强建筑业。

进一步推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质量安全监督制、责任追究制、建设工程回查制等制度;建立建筑行业信用体系,指导建筑企业诚信经营、依法建账、诚实纳税,加强对企业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关系、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监察;完善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做好投资计划,保证每年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向建筑企业;建立**服务机制,城建局和质安站向建筑企业提供政策和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及时向企业提供市场变化的政策信息,并支持各类中介机构参与该项服务;充实建筑企业人才。**安排一部分毕业大学生到企业工作,**支付工资,并鼓励在职干部到企业挂职,带动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建筑企业走出神木市场。政策规定,对在县境外承揽工程的项目经理,若工程被评选为文明工地,则以后在本县招投标活动中,给予优先参与权。

一份份条理清晰、规定明确、富于感召力、**力的政策文件出台了,这些政策给广大建筑业从业人员吃了定心丸、兴奋剂,从此,神木县的建筑业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规范市场:加强企业管理

近年来,他们不断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管理,为建筑企业稳步发展、做大做强营造了良好的管理氛围。

抓好企业资质管理,促企业自我加压上台阶。2008年将瑞华建司从**施工企业直报省厅晋升为二级,同时有顺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神木县智恒职教中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神木县长泰建设有限公司经省厅批准为建筑市政总承包**。2009年新申报3家建筑**企业取得资质证书,8家建筑企业获得相关专业**资质增项;有3家**企业晋升为二级企业;新申报园林绿化公司13家和环境治理、机械化、矿建和工程代理咨询公司各1家均被省厅批准;他们还准备在1-2年内组织三到四家二级施工企业成立神木县建设集团,力争达到一级建筑企业。企业的资质结构体系进一步优化,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

落实“五大责任”,抓好日常管理。严格审查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规范建设单位行为。强化监督检查,加强现场管理。实行施工安全考核制度,落实“建设单位安全质量第一责任、施工单位安全质量直接责任、监理单位安全质量监理责任、勘察、设计、监测、检测等单位的安全质量责任”。城建局与质安站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分解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和事故控制指标,强化安全生产逐层监管机制。加大质量安全检查力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仅去年一年就开展了5次较大规模的安全、质量大检查活动,共检查在建工程66项,做出通报2期;完善监督检查手段,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月”和“三项行动”等各类专项检查、专项整治。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36份,停工整改通知书40份,停工整顿工程13个;有力促进了建筑企业规范化发展。

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近年来,针对神木建筑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严重、无施工许可证施工及违法挂靠、违法分包、违法转包等突出问题,他们加大了检查和处罚力度。仅2009年共出动执法检查1200人次,查获违规单位或个人50多个,立案查处8件,罚款40多万元,暂扣7名项目经理证书一年,暂停3家企业招投标资格一年,将1家劳务分包公司清理出神木劳务分包市场。特别是较好规范了大柳塔、李家畔等矿区煤矿、焦化厂等项目的乱修乱建行为,使建筑市场有序竞争,不断走向正规。

做大做强: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神木县坚持"优化产业结构、规范建筑市场、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千方百计,促使建筑企业做大做强。

积极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创建精品工程。通过大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技术,积极消除、根治工程质量不高的顽症。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认真贯彻建设部《建设领域应用十项新技术管理规定》,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设计、施工单位创建了不同层次的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重视了细部施工质量的管理,提高建筑物外观效果,促进工程质量不断上台阶、上水平、出精品。

坚持多元发展,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引导企业联合重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鼓励企业通过整合、重组,提高资质等级和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鼓励和扶持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专业承包企业,满足和适应了各类工程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企业,积极扶持和培训县、乡、村各具特色的劳务分包队伍,强化农民工培训,加强劳务输出,引导和培育一批建筑之乡。县城建局每年都与县职教中心联办农民工建筑技能培训**,选配有能力、有经验的老师对农民工进行培训,2008年培训300多人,2009年培训600多人。县农业局牵头,在县培训学校历时50天,培训建筑水暖安装、机电担任、电焊、氧焊等专业人才150多名,为做大做强神木建筑业,输送了紧缺人才,受到企业欢迎。

抓好“文明工地”创建,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素质。把创建文明工地与创建品牌企业、精品工程、用户满意工程和“长安杯”工程相结合,把创建文明工地与落实质量安全各项专项治理相结合,进一步开展“做文明职工、创文明工地、创品牌企业”和创“长安杯”、“榆林杯”竞赛、评选活动。近年来,他们配合“文明工地”创建,先后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爱国卫生运动”、“扬尘整治”、“泥头车整治”等文明施工活动,利用现代媒体宣传建筑企业,开通“神木县城乡建设局”网站,并在神木电视台、**门户网、神木报等媒体开辟建筑业宣传专栏,广泛营造舆论氛围。2009年,全县100多个工地参加了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共创建“省级文明工地”3个,“市级文明工地”4个,“长安杯”1个,创建文明工地工作走在了榆林市前列。通过创建工作,使全县建筑企业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施工现场管理总体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行业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生产安全平稳,发展又好又快。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