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查看数: 1504 | 评论数: 7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3-5-27 09:20

正文摘要:

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 ...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点评 回复 三十二号嫁给你 发表于 2013-5-27 17:14:11
mitugaoyang 发表于 2013-5-27 17:09
丢大发了     哎   走哪留下美好  带走垃圾

点评 回复 mitugaoyang 发表于 2013-5-27 17:09:30
三十二号嫁给你 发表于 2013-5-27 17:06
这是什么记者发现的,给中国人丢大脸了么

丢大发了     哎   走哪留下美好  带走垃圾
点评 回复 三十二号嫁给你 发表于 2013-5-27 17:06:27
这是什么记者发现的,给中国人丢大脸了么
点评 回复 厕所和床床 发表于 2013-5-27 11:52:34
mitugaoyang 发表于 2013-5-27 11:36
慢慢就会跟上节奏  看多了  思维就宽阔了

可能
点评 回复 mitugaoyang 发表于 2013-5-27 11:36:59
厕所和床床 发表于 2013-5-27 10:29
讲的可深刻了,能有多少人体会的来

慢慢就会跟上节奏  看多了  思维就宽阔了
点评 回复 厕所和床床 发表于 2013-5-27 10:29:11
讲的可深刻了,能有多少人体会的来
点评 回复 mitugaoyang 发表于 2013-5-27 09:20:45

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