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沈冰 于 2013-6-26 09:38 编辑 成都到乌鲁木齐,历经4个小时的飞行,终于着陆。 当飞机沿着苍茫的戈壁山脉飞行时,我几欲匍匐流泪。 冷冽的土黄以霸主地位占有这片土地,头顶是白皑皑似乎没有尽头的连绵雪山,圣洁逼人。 这是怎样一种绝美的动人心魄! 曾经有多少汉子纵横在这片土地上?有多少传奇故事流传在这片土地? ![]() ![]() ![]() ![]() ![]() 新疆的治安虽说已大有改善,但毕竟是少数民族地区,安全方面还需特别谨慎。 我是独行,出发前和摄影队的朋友约好在酒店碰面再一起外出。 飞机延误,到达酒店已是晚上8点了。 从机场打的直接到酒店,30多元,四五十分钟的样子。新疆和内地有2小时时差,当地人一般是凌晨睡觉,8、9点起床。 我到达时正值晚饭时间。今晚宿在乌鲁木齐某三星酒店标间,挂牌是300多,拿的团队价格,具体多少不知。与队友简单会面后就外出觅食了,经过一番打探,首个目的地锁定二道桥。 二道桥是新疆的老街,现在也是主要的维族生活区。 大量民俗特色餐馆遍布,汉族司机叮嘱道,太晚了不要在二道桥晃, 治安不好,排外思想还是存在的,维民闹事,政府也管不了。 师傅还推荐了一家45年历史的羊肉老店。 就是大街上一个不起眼的清真店,门口贴了新闻采访,60年历史等广告内容。 店铺装修很简单,甚至有些简陋,整体环境还算干净。 在我的印象中,清真店都是比较看重卫生的,也不会掺家假肉和烂肉卖,吃得相对放心。 这个跟他们的信仰有密切关系,伊斯兰教的教徒们一向比较虔诚,严格遵守教规。不过正是由于这股极其强大的宗教力量,犯罪率也是令人嗔目结舌。珍爱生命,还是远离穆斯林吧。 少数民族的餐饮行业做得真没有咱们内地辛苦,在内地如果不能把顾客当亲妈对待,那就是服务差。 在新疆以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区域全是客人看老板脸色,对老板客客气气的。爱吃不吃。 这种无所谓与他们对生活以及财富的追求是相对的, 他们活得相对简单,没有那么多邪恶的欲望, 做生意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满足生存的手段,并非追求富贵的途径, 不需要阿谀奉承,不需要点头哈腰,你要吃我就卖,你不吃我不留。 我和队友两人点了4两羊肉,半斤棒子骨。味道不好说,肉确实鲜美。 我们吃饭的原则就是每样都吃,都不吃饱,要留存战斗力,多店奋战。 来新疆怎么能不吃它的羊肉串呢?又一番打探后,再次锁定目标,三道桥第一烤肉店。 话说我也吃了这么多年的烤肉串,今天是开眼界了。 那个烧烤的架子长得可以摆自助了,全是大串大串的肉,烧烤器材极有特色,应是自制。 我见过吃别的排长龙的,真是第一次见到吃羊肉串排长队的。 里外都是人,挤都挤不进去! 羊肉串不便宜,3块一串,好多当地人300串的点,我就在一旁算钱,心里琢磨着,米真多啊! 烤肉的收钱的招呼客人的全是年轻帅小伙儿。高高的鼻梁,凹凸的眼。认真劲儿就像在经营一家上市企业。 大约是当地人看腻了西伯利亚的极品美女,我的出现引来了人群中一阵小高潮。 起哄的起哄,打堆的打堆,就差跳达坂城的姑娘了。 小伙儿认识我不到十分钟,就告诉我他喜欢,要娶我。 我只能说,少数民族的人民就是奔放啊! 肉是吃爽了,但是酒一口都没沾到。满足之余仍有些不到位。 这些所有民族餐馆,都不让饮酒。我俩走了一晚,也没找到一家能喝酒的。闲逛闲逛,就到了国际大巴扎! 大巴扎在新疆语里,就是集市的意思。 这里就相当于是大卖场、批发市场。好比成都的荷花池,重庆的朝天门。 大巴扎融汇各民族特色,物品琳琅满目,建筑风格偏伊斯兰教,是新疆发展的重要标志,新疆人很以此自豪。 不过大巴扎的治安是出了名的差,长期发生各类抢劫偷窃的案件。我俩相机挂脖上,行人都会提醒我们。到达大巴扎的时候已是10点多,摊位早就打烊,只有建筑灯还亮着,没什么好照的,也不敢多做停留,只能是到此一游。 |
昨晚睡得很好,梦里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兴奋; 这天起了一大早,在陌生的城市醒来,总是充满惊喜。 酒店用完早饭之后,带上所有的行李一路北上。 今天的落脚地将在可可托海。 车程中一路见到都是荒凉的沙石地,方圆百里也无绿洲。 在茫茫不见边际的戈壁上,遇到牧民转场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了。 成群肥美的牛羊迎面奔来,所过之处激起漫天尘埃,就好像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奔驰,场面非常壮观。 牧民挥舞着手中长鞭,英气逼人地骑在马上;偶尔一鞭给到不服从的牛羊身上,仿若古西域英勇骁战的骑兵士气逼人、锐不可挡。 突然明白为什么古代这些马背上的民族总是非常敌视汉人了,因为他们在祖祖辈辈生活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拼命地对抗着大自然,却依然得不到安逸的生活;而中原人民天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活安逸,整日舞文弄墨,怡情弄骚。 这才是羡慕嫉妒恨。 为什么自古以来流放总是往西走,因为西边贫瘠,可见严竣的生存条件,一般人都难以生存,而这些游牧民族,却一直坚守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是几十年还是几百年过去,他们依然有深邃的眼,坚毅的轮廓,这是风沙的雕塑,这是自然的痕迹,这是时间的木刻。 ![]() ![]() 牛羊拥挤,警车开道防止意外发生。 ![]() 生长环境与内陆城市不一样,毛发体格也完全不一样,就像当地人一样,粗犷的外表是为了适应生存。 ![]() 转场的牛群!激情四射!!!节操!节操!!! ![]() |
本帖最后由 沈冰 于 2013-6-26 10:40 编辑 一路走走停停,约莫三小时车程,见到第一个不是荒漠的景点——可可苏里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又名野鸭湖。这个湖在我的记忆中没留下多少痕迹。只记得当时我拿着相机有些棘手,不知如何去捕捉它的美。大概是到达的时间未对,太阳白晃晃的,连芦苇都是刺眼的,传说中的野鸭,也未见到几只。我便不再执着拍照,有些恍惚地迈着步子,穿过人潮,走向芦苇深处。 据说每年夏秋季节,成千上万的野鸭、水鸡、红雁云集在此繁衍生息,野鸭们成双成对觅食戏水,自始自终双双结伴,一旦一只离去,另一只便终生不再“嫁娶”,常常是独自一个在湖的上空徘徊低飞,情景凄惨,令人动容。“一条小河,流淌着美丽的想象,和你在一起,哪里都是生命的天堂”这首诗也许就是他们美丽爱情最好的诠释。 ![]() ![]() ![]() 在可可托海待了一两个小时呢,同志们分布各个角落拍照,我就略拍了这几张,然后找了一处无人的木桥, 坐在上面对着远处高大的裸露山体放空。 ![]() 褶皱沟壑依稀可见,湖对岸万余亩开阔平坦的草原上散布着悠闲的群群牛羊,踏花觅草,恬静安逸。 环顾四周并无驯养之人,它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整齐前进,大概家就在那边有树的地方吧。 ![]() 拍照的时候不敢离羊群过近,据说这种放养的羊儿性情暴躁,要打人,这都是用长焦拉出来的,焦段完全不够用啊。 离开可可托海的时候已是下午1点多了,我们都是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沿途的风景纵使荒凉,仍然深深地吸引着每个人。前行过程中,沿途停下来好多次拍照,个个都如饥似渴,向导告诉我们,不要着急,后面的美景多了去了。 这是见到的第一个山谷中的村落,牧民正赶着小羊往坡下走去,一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祥和画面。 ![]() ![]() |
本帖最后由 沈冰 于 2013-6-26 10:41 编辑 快到可可托海时,遇到一座拱形桥,河流安静地绕着碎石趟过,桥边一条小路,路旁几个圆顶毡房,阳光从树叶缝隙中逆袭而来。 晚饭大家在毡房老板处点了些特色小菜,喝了点当地白酒御寒,大概是零下十几度吧,上厕所都有些艰难,我穿了全套冲锋当睡衣用。本计划凌晨拍星轨,无奈星星全躲在了云层之后,整个景区一片漆黑,只有零星几个执着的相机闪着微光。毡房内生着碳,温度稍微暖和,由于是睡地上,只有一床潮湿的被褥,辗转到半夜无法入睡,独自信步在毡房外,静静地聆听山谷的风声,一切都是如此的静谧。景区一共60个毡房,我们女生住第60号。 ![]() ![]() 毡房的条件十分艰苦,别说洗漱了,喝水都得去打,这个温度必须得喝热的,但是水又特别不容易烧,因为第二天要起更早,而那个时候小卖部还没开门呢,只能睡前将沸腾的开水灌入瓶中,早上起来就是透心凉了,只能小啜着解渴。毡房无法充电,所以到可可托海之前,已将所有的电器充满,还带了一个充电宝。想发微薄打电话什么的,简直是奢望了,几乎没有信号,我那天到处找信号好不容易发了条围脖,由于网络不好,重发了4遍。。。之后就完全与世隔绝了。 ![]() |
进山的最好季节在8月下旬-10月上旬,整个景区都呈现出迷人的金色,时间去的过早树叶还没有黄,虽有着另一种美丽,但总觉得欠了那么几分。但十一长假后也不建议你再前往了,可可托海每年十一过后就开始下雪,一旦大雪封山强行进入就是很不安全的事了。 为了抓拍日出,早上5点就起床了,出门伸手不见五指,这次忘带电筒了,只能用手机照明,虽然我很镇定,但独自穿行在峡谷间,唯有风声和夜鸟打更的声音相伴,心跳还是急促了些。这个时候温度达到零下二十几度,我里三层外三层穿了七件衣服,头和脸也是全副武装,带了双登山手套。从天黑走到天亮,从7件衣服走到3件,洗礼第一抹阳光。 沿着额尔齐斯河徒步深入大峡谷,约莫2个小时左右,穿过一座有题字的石桥,看到了神钟山。 在额尔齐斯河两侧,坐落着两座钟形巨岩,高约1000米,岩石上生长着白桦树、青松和西伯利亚云杉,巨石上还生长着青苔,这就是神钟山。 向导说雨过天晴之际,岩峰上白云缭绕,彩虹划天而过,很是壮观。 但我们到达时间过早,又快赶上下雪,石钟山一直沉寂在灰暗的天色中。无光无片,我只匆匆看了两眼,继续往深处行去。 此时我有2条可以选,1、沿着峡谷一直走,2、上山。我选择了先上山再走峡谷。想的是上山正好日出,下山阳光就刚好可以照进峡谷中,再徒步,没有时间负担,走到哪是哪。 ![]() ![]() 可是在深秋,阳光几乎要正午才能照进峡谷中。结果虽然起得比周扒皮还早,却啥也没捞到。大家全都侯在山顶的悬崖峭壁处,守着日出。上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位置甚至只能单脚略微支撑,可以说是又寒冷又危险,凛冽寒风毫不留情地刮着皮肤,我一直撑到了10点,手脚早已麻木,阳光还是不见踪影,最终只能鼻涕拉稀的下山,颇有些失望。 山上拍的片子 ![]() ![]() 返回营地时遇到一个眼光极好的小山坡,爬上去采了些景。 迷失在仙踪林里 ![]() 希望的路上满载阳光 ![]() 泥归泥,尘归尘。 ![]() 我们一回到营地,阳光就爬上了至高点,大家无不抱怨时间安排不对。 午餐还是在老板那儿吃的,有鸡有牛羊还有自制奶茶,地道的新疆家常菜。 出门在外,能将就就将就的,我已经锻炼出了对虫视而不见继续吃的惊人毅力。吃饱了才有力气走,这跟在家可不一样,没有地方打牙祭,所以我很重视在新疆的每顿饭。 午餐后,驱车前往布尔津,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冰冷的身体开始复苏,并且昏昏欲睡。 一觉醒来,到了一个非常贫瘠的小镇,忘记名字,就是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所在的位置,挨着矿坑的位置全是珠宝店,因为“三号坑”世界上最大的矿坑,深100多米,长宽数百米,坑内有76种矿共生。其规模之大,矿种之多,品位之高,成带性之分明为国内独有、国外罕见,这是苏联地质学家在30年代发现的,被喻为"地质界的耶路撒冷"。 世界排名第一位的大型稀有金属花岗岩,当地人也称为还债坑,60年代我国欠 下苏联一笔天文数字外债,矿脉开采出700万吨矿石,偿还债务。 当地人说,这个坑的耻辱他们将永远牢记。 |
本帖最后由 沈冰 于 2013-6-26 10:49 编辑 ![]() ![]() 下午六点左右到达布尔津,宿当地酒店。新疆所有的酒店都有一个共同特质:空调不制热,热水供应不足。 在新疆我们都是好几天才能洗次澡,更别说毡房和木屋了,确实很能体会民俗,可是条件不是一般的艰苦,就脸简单的洗漱都有困难。 布尔津县隶属新疆阿勒泰地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鸡尾”最高点,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 “中国旅游强县”。拥有喀纳斯、禾木、五彩滩、北疆海岸等11个高品位景区景点,东与蒙古国交界,西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是全国少有的与三个国家接壤的县,是阿勒泰地区西三县交通枢纽。方圆百公里有两座机场,奎北铁路布尔津支线开通运营及喀纳斯通商口岸成功申报后,将形成集航空、铁路、公路、口岸为一体的综合交通布局网络。 布尔津有著名的河堤夜市,当地人举家老小欢聚此处,举杯痛饮,高声对歌。特色美食是烤狗鱼,一条大概四五十的样子,很鲜,还有很多其他的鱼可以选择,都是很鲜美的,水质好。羊肉串是顿顿都有的,每家都烤得特别好吃,果然是传统美食啊,另外别忘了尝下布尔津的特色啤酒——格瓦斯,成分有淡淡的蜂蜜,甜爽不腻。 夜宵后,打的回酒店,就十块左右,我们这晚住得不错,就是有点偏,远离中心,所以也没有机会逛逛夜晚的布尔津。酒喝得恰到好处,微醺,易入睡。 睡前别忘了把所有的电充满,因为明天将要去同样偏僻的禾木。在禾木住的是木屋,所以大的行李要放在车上,只能带小行李进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