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倩影时光》27期——《一个都不能少》:感谢我们求学路上孜孜不倦的老师们

查看数: 2868 | 评论数: 21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8-6-1 09:55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倩影时光 于 2018-6-4 11:00 编辑 上周抢楼获奖名单照照照小雀斑瑞倪维儿直销商131092501(已领)恭喜以上获奖者获得由金佰影城提供的专用观影券一张领奖地址:神木市恒源大厦15楼(神木论坛)领奖时间 ...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点评 回复 wjr0828 发表于 2018-6-8 10:57:27
1 。魏敏芝当时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因为原本的老师有事,才来代班。她木讷呆板,只会唱一首歌,歌词也记不起来,学生不喜欢她,她也无所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学生准备放弃学业的时候,她带领全班搬砖,拼命也要把学生追回来。后来面对电视台采访时,不善表达的她显得是那么感人。所有的电影场景都太过真实,我相信只有去真正的农村教过书、或者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教育资源极度不平衡、教育环境脏乱差、教育设施匮乏。而魏老师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也不能让学生丢掉学习..
点评 回复 haukv 发表于 2018-6-8 10:39:21
      敏芝在搬砖、混车、在城里的一切遭遇,都让人对人的冷漠毛骨悚然,感受不到一点温情,即使是开始的50块钱,村长与高老师也是推来推去的,在给张慧科饭吃的老板娘是为了自己的生意不受影响,而最终解决所有问题的电视台是为了提高自己台的收视率···
      据说,本部电影的获奖的最重要的支撑点就是敏芝在城里的遭遇,但现在发现中国社会之间的冷漠无情是在扩大,在越来越无情,而只能在小说或者电影里寻找些许温情
点评 回复 Carna 发表于 2018-6-8 10:10:23
 3.感人至深的真实情节、让人忧虑的农村教育、冰冷淡漠的城市、僵化死板的国人思维······真的令每一个国人思考的东西太多太多。
点评 回复 haukv 发表于 2018-6-6 22:35:36
1.女主角刚烈、鲁莽、固执功利、倔强好胜但又善良质朴
点评 回复 Carna 发表于 2018-6-6 22:29:21
  作为一个老师,魏毓芝有自身的缺点,然而作为一个人却有着这些缺点如何也遮掩不住的闪光点。我们很容易想到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纯粹好处上的人,而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反之,则是贴合逻辑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那种尽职尽责、不达目的不罢休、一条道走到黑的精神。这对于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难道不是更具指导好处吗?对于那些在生活工作中对事业三心二意、一曝十寒、不能持之以恒的人来讲,不是极具规劝好处吗?

  
点评 回复 艳儿飞飞 发表于 2018-6-4 14:34:15
3,在一个只有一间教室、一个老师的乡村小学,因前任教师高老师被迫离校,一名仅小学毕业的十三岁女生魏敏芝被找来代课。其间,她虽无上课的能力,却始终恪守规则即“一个都不能少”,所以,当学生张惠科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到城市打工时,魏敏芝只身进城,寻找这个丢失的学生……
在影片里,教育被还原到最低标准:硬件设施匮乏,师资匮乏,教学工具匮乏,教师工资长期拖欠,学生因贫乏而逐日流失……在这里,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是“有几个学生还在”,这成为衡量教育价值的标准,这也成为“一个都不能少”的理论基础。
点评 回复 艳儿飞飞 发表于 2018-6-4 14:34:03
在一个只有一间教室、一个老师的乡村小学,因前任教师高老师被迫离校,一名仅小学毕业的十三岁女生魏敏芝被找来代课。其间,她虽无上课的能力,却始终恪守规则即“一个都不能少”,所以,当学生张惠科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到城市打工时,魏敏芝只身进城,寻找这个丢失的学生……
在影片里,教育被还原到最低标准:硬件设施匮乏,师资匮乏,教学工具匮乏,教师工资长期拖欠,学生因贫乏而逐日流失……在这里,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是“有几个学生还在”,这成为衡量教育价值的标准,这也成为“一个都不能少”的理论基础。
点评 回复 时钟轻摇寂寞 发表于 2018-6-1 23:42:26
瑞倪维儿直销商 发表于 2018-6-1 15:03
好好看,看完以后得想法


点评 回复 1061858949 发表于 2018-6-1 17:57: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