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 发表于 2014-12-16 08:49 ![]() |
起_ruS5A 发表于 2014-12-13 01:36 ![]() |
本帖最后由 安呀安嘟 于 2014-12-13 00:59 编辑 服务员和县长、主席、医生、教师、银行工作人员一样,都是同样的工作,但社会主流对这两类工作是截然不同的看法。就拿咱们神木来说,在一些人眼中服务员是低人一等、不体面的工作,这部分人年龄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上。可悲的是一些年轻人也这么认为。 前些时日我和朋友在街上晃悠,看到油库路口新开的一家餐馆招人,其名为“陕味”。管它这味那味,我和朋友俩好事者都怂恿对方去看看,反正也没固定工作,就临时打打工,体验体验生活。来到“陕味”二楼,发现装修还不错,干净整洁,简单大方,里边操持事物的都是几个年轻人,我们罗里吧嗦问东问西人家都耐心解答。交谈下来我和朋友准备在这儿干一段时间。 一直觉得这个地段缺少这么一家食城,没想到真有人开起来了,真是创业者所见略同。 交谈好了我们准备离开,第二天再去上班,正要走时来了几位客人。彼时店里人很少,有点冷清,我和朋友遂决定先坐一坐,为店里涨涨人气,还叫来了另一位朋友,三个人坐那里闲谈。我们相互调侃,咱勤勤奋奋地念了十几二十年书,终于能做个戴眼镜的有文化的服务员了。 ![]() ![]() 想想纳税人辛勤工作养着这么一群只吃不干的大爷,胸襟真是宽广、形象真是伟大啊。顿时觉得纳税人才是活菩萨。我真想说——让我来!人家不干活儿啊,年轻人一腔热血想干一番事业创造一番价值,那为何不让我们来呢?我们凭什么要把这个社会的病态当成一种常态?我们凭什么不呐喊?我们凭什么要做乖顺的绵羊做烂好人?我们就不了业东打工西打工,一些“体面”的人除了觉得我们是loser还会怎么认为呢?我们毕业时要是留在外边,有的是工作机会,然而我们告别繁华的大城市返回故土了,不过是因为这儿是我们的家乡,这儿有我们割舍不下的亲人,这儿有我们的朋友,这儿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比如教育中心负责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乔主任,我清楚地记得办助学贷款时跟乔主任说过等我毕业了回来咱们神木做贡献。从小父母和老师为我们花了这么多心血,如果我们远走他乡,跟那些在神木赚了钱却鄙视着神木而携款去大城市享受美好人生的没良心者有什么区别?)。我们回来了,然而神木不需要我们。要说不需要也不对,因为有些地方还是愿意接收我们的,比如煤矿,民企,幼儿园,家教,饭店,中介公司,打字复印店,,, 我们很欣慰还有地方愿意雇用我们,我们不是百无一用,我们很乐意去干这样的工作,但是家长邻里就不理解了,比如我和朋友准备干服务员这件事,回到家跟父母们商量,两个人双双被骂了一顿,只好作罢,嘲弄社会未遂,完了俩人盘问对方是被父母怎么骂的,以此消遣。 如今朋友们相见,说的共同的话就是——神木深深地伤害了我,再找不到工作就远走他乡。一半玩笑一半认真。就业形势严峻我们接受,可是就业渠道和就业环境的不公平就让凡俗的我们坐不稳了;编制饱和我们接受,然而大量的员工只领工资不上班,我们无法淡然视之。我们是没背景,没钱,没“关系”,但我们有知识,有技能,有行动,有态度,去哪儿都饿不死,如果亲爱的神木不接纳我们,去他乡又何方?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们就待在神木好好折腾,看能把神木转型升级成个啥样。别说我说话张狂,阿里巴巴是怎么被其他国家控股的?那个曾经被视为骗子的人如今超越李嘉诚成为了亚洲首富。 (思如泉涌,然而时已凌晨,先行休息,明日继续)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