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7年高考仅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各位考生和家长是否已感受到大考将近的氛围呢?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睡觉”也成为一门学问,有些考生因为压力过大,导致紧张失眠,这又该如何去调整呢? 我失眠了,怎么办? 然而,如果考前过度紧张导致失眠,考生应该如何科学地自我调整呢? 调整生物钟 高考主要是要靠平时努力,现阶段不过是强化,要注意不要去熬夜,生活应该规律。他解释说,人体的生物钟会影响睡眠,高考前应该按照面临考试的时段去起床休息,提早把生物钟调整到和正式考试时一致的状态。 中午后忌喝茶和咖啡 往常,有些考生在过去的备考中,养成了半夜熬夜学习,白天靠喝茶、喝咖啡来提神醒脑的习惯,以此来延长学习时间。临近高考,这样的习惯也应有所调整。频繁喝茶、喝咖啡是会干扰睡眠的,临近高考,最好忌食一些会引发人体过于兴奋的东西。 锻炼身体 尽管高考来临,考生大量时间都投入在紧张的学习当中,但锻炼还是必不可少的,适当锻炼身体可以缓解紧张感,调整睡眠。如果考生考前的紧张感很难放松,不妨试试适当锻炼身体,既能调整情绪,又能改善睡眠,适当的身体锻炼或体能锻炼还可以调整考前的作息时间,达到最佳状态。 考生失眠了,家长、老师怎么做? 避免过分激励,用轻松语言安抚 除了考生的自我调整,家长、老师等周围人在考前氛围上的营造同样会影响考生的情绪。因此,当考生面临睡眠难题时,家长和学校都要给予一定重视。 家长和学校需让考生意识到,在迎接高考之前,他已经经历非常多的考试,对于高考,他应该处在一个和平时考试相同的兴奋状态下。 同时,家长和老师的安抚非常重要。每一个考生在高考时都是想考好的,所以才会感到紧张。家长和老师除了鼓励外,还要叫考生放松,不要过分去激励他,用轻松的语言安抚他,对他的精神放松和睡眠都有好处。 告诉自己,“失眠不是事儿” 如果你明天就要高考了,当你躺在床上,零点的钟声已然敲响,你却还在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确保上述所有预防失眠的方法你都尝试过,但就是睡不着。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 考前失眠是人应对比较重大事件时的生理反应,并不需要特别紧张,即便是真的没睡好,对于一个年轻人而言,影响并不大,因为人有一种储备功能。例如,运动会前,运动员也会紧张,但不会有人在百米跑道上睡着。真的到了临考前一天,你到夜里12点还没睡着是没有关系的,第二天人是在一种应激状态下,仍然可以保持一种兴奋。 (消息来源:中新网)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