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教初二,第一学期开学第一堂课,你发现有一个学生初二的两册教材全都会。还有一个学生基本就是白脖儿,只有小学水平,还是小学里面差生的水平。 体制可以把人变成鬼,这两个学生都很容易成为老师的眼中钉。 差生不用说,在许多老师眼里,这就是个无可救药的笨蛋,影响自己利益的灾星。 尖子太尖了也招人烦,你讲的东西他全都会,他听你讲课味同嚼蜡,如坐针毡。如果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你来一句“老师你讲的不对!”,你更是对他恨之入骨。 这不是假设,而是现实。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谁都不想作恶,但在这种体制里,你身不由己。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先受体制之害,然后为虎作伥。 这可能是历史的错误。 我们用学校代替了书院和私塾,满堂灌一刀切代替了中国几千年留下来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就像是工业化生产代替了小作坊,“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残次品”也大幅度增加,“产品质量”大幅度下降。 可怕的是,这种代替是突变,我们来不及比较、权衡。 如果当初不是突变而是渐变,我们就可以慢慢地综合两者优点,避开两者的缺点。 如今,我们不可能再倒回去,但我们可以尝试把书院、私塾的教法应用于现在的大班教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尽量避免满堂灌一刀切带来的弊端,争取把尖子、差生都教好。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