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清明行

阅读数:2514  |   回复数:9
轻雨莉人 发表于 2011-4-5 09:45:21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轻雨莉人 于 2011-4-5 09:52 编辑




        爱人的一个朋友,幼年父母因病先后离世,留下姐弟八人,寒窑酷暑,残羹冷炙,相依为命。谁想祸不单行,屋漏偏遭连阴雨,不久,他大哥大嫂又相继病逝,留下一双孤儿,整个家庭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欺雨骤志当强,姐弟几人相扶相携,拉扯着侄儿侄女长大****,终脱离噩梦。因早年孤单影薄,家境贫寒,阴霾笼罩,父母及大哥大嫂都草草掩埋,这,一直成了姐弟几人的痛楚与遗憾,如今各家都家道逐渐丰盈,便借清明时节,大张旗鼓,以声势驱除曾经留在记忆里的痛憾,并告慰亡亲,遂恭请众乡亲和亲朋好友相帮仗势,重新安并父母及长哥长嫂魂归祖坟。爱人邀我随他同去赴请,说就当一次踏青,我便随他及几好友前往。


        这位朋友家居本地南部乡镇——万镇金家湾,属地道的山区。我也来自农村,但对于从小生活在川道滩途的自己,还从未走过如此崎岖的山路,一路跟着“枣乡-万镇”的牌子,几乎没见平坦笔直的路,哪怕是一小段,这何止是歌里唱的山路十八弯,简直是八十八道弯不完,幸好自己不晕车,要不这一路颠簸,不知会是何种惨相。柏油盘山公路如一条弯弯曲曲弓起的墨色蛇身,我们的车子随着这蜿蜒的蛇身前行,陡处为了安全,路政部门专用了立起的砖石铺就。


        典型的黄土高坡和丘陵沟壑一路交错,盛产红枣的村村寨寨分布在公路两旁的沟沟峁峁,这时的枣树还沉默着,漫山遍野,一副副沧桑而多刺的硬骨,疏朗曲折错落地向天空的高处游走。看着这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似乎那悠扬高亢的“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话,就招一招那个手。”回响在耳边。 千百年来,正是这独特的地貌,以它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这地瘠民贫,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沟沟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信天游成了陕北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最好手段,成了人们发自心底的呼声。它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跟着朋友的指路牌终于到了他们指定的停车场,车辆已到了不少,普通车就不说了,单大奔奥迪宝马就有好几辆,有越野车,有小轿车,循着鼓乐之声站在高处望他老宅处,花圈沿着墙根排了一排,鼓乐齐鸣,还有做法事的和尚,披着袈裟诵经超度,看着此情此景,我难以想象当年那凄惨悲楚的一幕。我原本反对丧喜之事大操大办的做法,但前天这位朋友来家讲述了他的遭遇,并说明了此次所行的缘由,一是为了驱除老宅曾经留给他们的凄寒与恐惧,二是要告慰双亲及长兄嫂,他们活出来了!请安息吧!听了他的叙述,今看到这一幕我便理解了他们的用心。



       下到村里,红火热闹,觉不出凄凉,朋友说这正是他们姐弟几人要给自己和村人的势面,过去的已走远了,不管曾经有过多少困苦,而今活着就该拥有一种积极顽强的精神,他们姐弟几人,正是本着这样的生活理念,才走到今天这一步。他是兄弟姐妹八人中最小的,当时父亲去世时他才三岁,母亲去世时也不过七八岁,现在三十刚出头,已经拥有两套住房(一套在离城二十公里的矿区,一套在城里新村)一辆本田CRV,除了本职的厨业外,业余喜欢打羽毛球和摄影。他说当初因家境艰难而辍学,外出打工,首选饭店帮工,心想最起码保证不被饿死,后来随着自己的用心和钻研,学成厨师,被一家大型国企聘为厨师长,现在自己出来开饭店。由于父母和长兄嫂的病逝,他深深懂得保护身体的重要,自己在省城打工期间,从不放松加强体育锻炼,常常去一些体育馆看人家打球,从而学到了较高的羽毛球技术,我爱人正是他的球友,因秉性协同,便成了好朋友。看着他那张年轻的脸,再听这一番话,我内心有了深深地触动,现在好多年轻人不正缺这样的精气神吗?他们总抱怨生不逢时,抱怨家庭不好,抱怨。。。。。。不知他们是否思考过什么?究竟规划过什么?又坚持做过些什么?



       这偶然的清明之行,我的收获真的不少!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忙里偷闲 发表于 2011-4-9 00:00:4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回复 武军 的帖子

{:soso__1802588551045074803_2:}大家说点开心的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武军 发表于 2011-4-8 08:35:48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当时和妻子热恋时,答应过和她不同生也要共死。现在的想法变了,不是我违背了爱的誓言,而是觉的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跟她死了才对不起她。要努力活,挣扎活着,来完成她和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做我们该做的那点点小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米冰蓝 发表于 2011-4-5 23:24:1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看了你好几个帖子,想回,又不知道咋回,都是清明的,祝大家都幸福,地上的,地下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轻雨莉人 发表于 2011-4-5 21:52:39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回复 gaoyu166 的帖子

见解凝炼,独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轻雨莉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21:51:44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梁鸿波 发表于 2011-4-5 10:04
《易经》上说:他走了,但我们用心把他留住了,永远!

好有哲理!学习!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轻雨莉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21:50:50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回复 梁鸿波 的帖子

人都会有着一个同样的归宿,但人生的过程才能代表生命的整体,一个生命死去了,但他的心还活着。
精神是相传的,永存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aoyu166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2:01:3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逝者已去,生生不息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梁鸿波 发表于 2011-4-5 10:04:20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易经》上说:他走了,但我们用心把他留住了,永远!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梁鸿波 发表于 2011-4-5 10:02:15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人都会有着一个同样的归宿,但人生的过程才能代表生命的整体,一个生命死去了,但他的心还活着。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