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忽略的重要部位 1 中国教育忽略了人的教育。教书育人方称教育。广大教育战线上的人们把后者弃之不顾,完成了前者。后者其实较前者更紧要更基础更使命。 读完书离开校园终究是要踏入社会大刀阔斧做人的,不是那么只应试了。应试只是学生时代的特色。 读书明理。可今日的学生读十几年后明理明了什么理? 或许,在中国,念书,读书,上学,是一回事,又肯定不是一回事。 2 大学毕业后受了党国十几年栽培哺育教导若不是国家分配校方推荐不是家长走后门找关系拿钱往开砸就找不到工作的人就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吗?是高品质高素质的吗?是栋梁是精英是合格的大学生吗? 3 大学生平庸是因为大学及大学体制平庸;大学生不合格是因为大学及体制不合格。 受过高等教育的废物满世界都是。 4 高考变成思考那天,考生或学生是思考者那天,教育进步也伟大了。 放眼人生,思考的素质智慧经验比考试的素质经验智慧重不重要恐怕不言自明吧。 5 救救孩子。救救学生。救救教育。 救救上帝。救救天空。救救灵魂。 6 就业问题这么危急积压的重大原因之一是学生独立生存能力、与社会搏击的智慧太低太差太拿不出手。 自学能力实在奇差。学习其实该是第一门课程。 学校从不教他们如何生存创业人际交往赚钱恋爱;更不会引发思考诸如何为社会,中国是谁,你是谁,钱是什么,生活在哪里之类的问题。 7 学校不教人恋爱艺术爱情真谛,于是青春聚集之处(大中小学)丘比特伤痕累累回天无力。 8 空虚与麻木最多的地方在大学。它们像寄生虫一样寄居在大学生的神经甚至骨髓里。 9 你灵魂安宁吗?你幸福有保障吗?你人性健全吗?你生命独立吗? 10 谁来拯救你?镜子里那个人。 你是自己永恒的上帝与救世主。 11 在步入大学之前我曾展开想象:大学是什么,为什么上大学,上大学我学什么。 18岁左右我狠狠的问自己:我是谁,我要干什么,这一生我要去哪儿,我能干什么,我必须干什么,当我生命尽头的时候我要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这个世界最庞大的贫穷与落后,悲哀与失败,在我看来,莫过于:终其一生,不知我是谁我干了什么。 繁忙旗下太多的瞎忙。 12 经常有30后,40后,50后的人在我眼中,也是那么的孩子。 13 高考统驭社会的神经,学生家长社会被拴到高考的战车上,人人、家家害怕被抛出轨道,努力万分地把心灵和无奈送上祭坛。 14 在考试面前,中国人低下了高贵的头,把灵魂和前程抛在地上当皮球踢玩。 15 有一种威力无穷的悲剧:大学教育者根本不知道“大学”这两个字怎么书写。 有一种惨剧是这样的:大学不把学子当人当学子把他们当作消费者。这是目前无数民办高校的作风。放眼看看每年5月至9月间疯狂招生大军和国家铁路公路所发生的亲密关系就不难看出这一点。 16 育人教育要培养的是有尊严、有血性、有智慧、有精神、有灵魂、有素质与道德的人。 17 修身洁行。人体包含两点,人性的美与动物性的丑。读书——不论校方教育还是自身修炼——都要发扬前者消除后者。 18 没有思想与***的青春是贫血的青春,没有智慧与情怀的个性是畸形变态。 19 没有远大的理想、正直人格、高尚品行、博大情怀,上了哈佛也不会出息到哪儿。我认为。 20 大学。什么大,学什么?这是两年前我写下的一个句子。 21 大学是否该有点思想、情怀、***、民主、自由?是否该青年如云? 青春期的年轻人一定是青年吗? 22 中国太多的人上大学后的结局是被大学上了。 23 最美好的年华,你献给了谁?你得到了什么? 24 院里东屋的刘大嫂,每天放学后的使命就是凶、喊住一儿一女(一五年级一二年级)写字。在她看来,念书就为识字。可是她的一双儿女在小小年纪就厌倦了上学,坐那儿不住地咬笔杆子和偷瞟院外的玩伴。 上大学那年外婆对我说好地学去,别管他们学不学,你不学你识不了字。我当时一震:上这么多年学不就学会了几个字吗。 25 向教育要思想,向思想要出路。 26 老师也是普通人,但不少老师就是以为高学生好几层楼,好几个等级。 老师不是什么都知道,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但总有老师喜欢伪装为自己什么都知道。 27 合格的人类成员请举手?合格的教育请起立。 28 中国认证,遂使假证贩子疯狂。 29 中国的教育,大学太自由了,中小学太扼杀了。扼杀创造性,扼杀天才的念头,扼杀生命与大自然的陶养。 30 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可是目前中国那些高校里的辅导员、老师、教授们、中小学的校长及老师们,他们受了什么思想,优良教育? 31 好多老师不配为人师。好多老师教不了他们的学生。老师要比学生高明多少才配? 32 大学不只是专业知识,比专业更重要的是思想,比思想更重要的是精神,比精神更重要的是智慧。人生的意义在于践志,而践志在于智慧。 33 基础教育是在培养大学生还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之社会公民? 34 教育除了追求升学率还追求什么? 35 教育规律在哪儿? 36 一个学生并不崇拜的老师是失败者。 37 思想教育的问题是老师要么没思想要么错了乱了狭隘了,谁先来教育老师? 38 老师才是永远的学生,谁停下脚步,谁就跟不上节拍了。 39 不少教育已经沦为商品了。从大学和幼儿园不难看出这一点。 40 在大学以前,中国学生与家长衡量学生的工具是分数,考高分才有学生的尊严,这是不少学生眼中的学校是地狱的重要原因。 41 教育家杀了不少天才苗子,教师是行刑的刽子手。 42 当我们呼喊着要搞素质教育时,我们的教育素质还是很差? 43 老师更该精于教育的真谛与教学的艺术,比如开悟,记忆力开发,理解力,价值观培养…… 44 我们的教育为何不能让学生感到受教育是一种快乐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准备而非很枯燥甚至很无用? 45 世界一流大学应具备的条件:一、培养出国际著名的重大影响的杰出人才;二、师生队伍中有一批世界大师及学者;三、有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四、科学研究领导世界潮流并产生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影响;五、为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包括即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哈佛、剑桥、牛津、耶鲁、斯坦福、加州理工、麻省理工、是世界一流大学,看看美国有几所。 46 大学不是养猪场,只要扩张规模,圈地建场,加大投入,多养几批大规模的就发达了。 规模与一流有何关系? 该拓展进步的也许是:管理体制,教育制度,人文环境,师资队伍,学术风气及校长素质,文化底蕴,学风等。 47 大学在中国,是爱情的革命圣经是学术的**舞台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圣地? 48 中国大学——不论公办民办——校长大人们有几人称得上教育家?有谁懂“大学精神”? 广大教师们是做学问的学者还是拿工资的工人? 49 现在的中国大学,仿佛每个系都是英语系。日常交际谁都不时放点英的洋的,能正儿八经说几句英语啊?一老外向您问个路您能说的清楚吗? 50 我国教育态度是:什么热门,什么高薪,开什么专业,生产什么学生;从不向前考虑前方民族国家需要什么。 51 大学扩招仅仅是:国内要拉动内需,消费,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培养了几个合格大学生?几个能创造生产学术的? 那么多的大学城有个大学? 规模是出路吗? 大学真的是银行吗?每个学生背后都有人肉提款机。 52 每到中考高考前若干月有多少招生大军在五湖四海的海陆空运输线上被发布到全国各地坑蒙拐骗偷? 想方设法奋不顾身去招生,招商。招一个500或1000元提成。 53 有几所高校是教育家办学而不是企业家办学家长办血?哪些副校长们不是像管理机器和企业一样管学校学生,像生产手机一样生产毕业生? 54 中国家长大多把大学当成了职业培训所发高级文凭的机构,把物欲之满足变成了子女考大学与选专业的参考与动力。这是一种实惠的想法,也对大学要求太低等了。 19世纪中叶英国大教育家纽曼说过:真正的大学教育不是教专业与技术是博雅教育。大学不培养教育家政治家作家工程师,培养学子的灵魂。一个健康的人什么事情也能做,一个灵魂健全的人做什么事请都容易胜任。 55 解放学生——分数的奴隶。 56 学生们知道自己兴趣特长何在,未来干什么,学习兴趣才高。 57 重点学校重点班慢班是不是中国教育的特产? 58 如今的学校教育不是求学问,是求出路或饭碗。而饭碗把学问和创造力甚至兴趣统统吃掉了,只让人活下去。 59 或许人格才是真学问。 60 我在想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学习那些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经典,最最有用途最有价值的东西,学如何学,而非学一堆废物,学一些垃圾次品,学那些伟大卓越成功以及人生。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