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672433453 于 2017-5-4 00:27 编辑 ![]() 杨业离开故里时所植柏树,屹立一千多年,仍然枝繁叶茂 虽然杨家城在连年战火中毁灭,随着年代的推移,杨家城历经沧桑,人为、自然破坏比较严重,现在政府对杨家城修缮力度加大,可以见到古建筑修缮工程在稳步推进,在现场参观过程中,不仅感受到当年建造这座古城的宏伟,还能感受到筑城的边关将士和百姓的艰辛,古代军事防御建筑在险峻位置修建,易守难攻,由于位置及其陡峭,修筑工事何等困难,最让人震撼的是靠近悬崖工事有处有两口水井,查看史料得知:“此处水井距窟野河床落差百余米,但井水常年不断,历史上杨家城虽屡遭围困,但始终不易攻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两口井提供的引用水可以充足供应,”现场看到这两口井虽然荒废,但是从残留下的痕迹感受到当年在辛勤的华夏儿女在岩层中凿石开井,不仅要用简单的工具凿开坚硬的岩石,还得将石方外运,是何等的艰辛,看到这一幕,从心底敬佩,沿途的参观让我们对这座古城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 修缮中的古迹一角,游客聚完餐的啤酒瓶四处丢弃现象严重 但是在现场参观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缅怀先烈的游客不文明现象,随手丢垃圾这种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此处为古代抵御异族侵犯的战场前沿,我们走过此处每一寸土地都是无数华夏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保卫的,然而现在却让这么悲壮的古战场被我们现在游客的垃圾所覆盖,实在不能应景,因此我们大家决定五一活动就来这两口枯井处清理游客随手扔的垃圾。 在回收过程中,现场对垃圾分类回收,而是将目光都锁定在路面上、草丛中、树枝间的垃圾上,部分垃圾在悬崖峭壁上丢弃,给我们大大的增加了回收的难度。 ![]() 现场分工,人多力量大 ![]() 垃圾分类回收 ![]() 部分垃圾在悬崖陡壁边上,我们尽力回收 ![]() 垃圾统一分类回收,皮卡拉至垃圾掩埋场统一处理 短短三个多小时,我们捡拾起的垃圾就装满了十多个大号垃圾袋,满满当当一皮卡车,统一运至垃圾掩埋场回收处理,看到我们收拾好后的干净整洁地面,心情格外舒畅。 ![]() 大家齐动手,垃圾通通消灭不见 ![]() 胜利会师 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到古迹环境保护行动中来。在此,我们呼吁游客要提高环保和文明旅游意识,同时号召大家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神木县的文化及军事古迹,让我们利用空余时间消灭垃圾四处丢弃的现象,共同呵护这座宏伟而又神圣的古代遗迹。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