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腾讯微博:http://t.qq.com/jinyuwang 这是我多年的梦想,也是我作为无定河儿女所理解责任的一部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从遥远的巴颜喀拉山脉奔腾而来,决昆仑,越贺兰,绕阴山,一直闯进了陕北高原。它在陡峭的石壁间,狭窄的河谷里咆哮冲撞,夺路南下。在莽莽的丘陵上,又有无数的大河小溪从四面八方汇入了它博大的怀抱。无定河,就是这无数支流中著名的一条河流。无定河上源红柳河,源于陕西定边县东南的长春梁东麓。向东南流经毛乌素沙漠南侧和鄂尔多斯市境内(无定河流入鄂尔多斯境内后又称萨拉乌苏河或乌苏河)。沿途接纳纳林河、海流兔河、芦河、榆溪河、大理河、淮宁河等支流。在清涧县河口村注入黄河 全长491公里,流域面积达30260平方公里,在陕北高原上画了一道弯弯的曲线,最后注入了澎湃的黄河。 无定河,也是一只远古的摇篮,陕北高原的生命之河。在无定河畔沉睡了几万年的“河套人”、“河套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放射出了夺目的光辉。在无定河两岸,还遍布着难以计数的新石器时代尤其是龙山文化遗址。公元前两千多年,当我国的原始社会解体,进入奴隶社会后,在无定河与黄河的交汇处不远的清涧县李家崖村的山间,至今还屹立着一应当时的小方国城池,他们所创造的文明几乎与中原达到了同步发展的程度。无定河所孕育的古代文化到了秦汉之际,进入到了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那时的无定河流域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牛马衔尾,有着碧水青山的自然景观和兴旺发达的农牧林生产。这一繁荣一直延续到五胡十六国时期,当时的大夏国王赫连勃勃还对这一带湖泊密布、清流潺潺的景象失声赞叹,于是在无定河畔大兴土木,营建国都统万城,寓“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无定河这个名称到了唐代中叶才始见于记载。它浊流滚滚,泥沙沉淀于河床,使河身也难以稳定,故称“无定”。两岸的地形地貌也发生了很大变迁,逐渐形成了风沙滩地、河塬涧地、黄土丘陵沟壑三种类型,呈现出一派荒凉。 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到: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凄凉的诗句,是对无定河漫漫历史的真实写照,而陈佑的《无定河》一诗,又抒发了多少悲凉,多少惆怅: 无定河边暮笛声, 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余里, 一夕秋风白发生。 动乱的社会,频繁的自然灾害,使无定河流域的地面越来越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土壤沙化,气候干旱,成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它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2.2亿吨之多,占三门峡以上输沙量的16%,仅流失的氮、磷、钾每年就有500多万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陕北高原大地日见贫瘠,蓄水抗旱能力降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同时,大量泥沙的下泄,给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不仅仅如此,她是黄河第一支流,也是饱受蹂躏的大河。她就在我们身边,让愚钝的我们习焉不察,不知珍惜!她的壮美与秀丽、她的雄奇与温婉,好像早已为大家熟悉,因而我们不愿意善待她,也不在乎她本来的样子。我们何曾耐心地打量过她曼妙的身姿、倾听过她低沉的呜咽?就如我们无法细数她岸边的黄土一样,我们无法确知她的胸怀,因为我们早已放弃了对她的那份爱恋,自以为是地对待她谦卑的存在,仅仅向她无止境地索取! “低碳出行、绿色环保”自从这些年陆陆续续出现的“雾霾、PM2.5爆表”等名词的出现,生活的质量每况愈下,我做不到去改变世界,至少我要能够做到不被世界所改变,从自己做起。 无数的旅行者穿越她的激流,走过她的血脉,也有无数的影像资料记录过她的美妙,呈现过她的色彩,然而有人走进过她的内心吗? 我愿意抛砖引玉,从最简单的行走开始,满怀敬畏地走近她,无论我是否能够真正走近,我最终都会以一本书(画册)的形式记录这次行走,向所有支持我的朋友致敬,向这条伟大的河流致敬! |
北冥 发表于 2014-3-12 08:53 全河长242.0公里,流域面积8706.0平方公里,河道比降3.44‰。陕西境内河长159.0公里。看错了,还经过府谷。240公里七天就可以走完全程{:smil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