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了,准妈咪不仅要操心肚子里的宝宝营养健康问题,还得操心各种证件问题,准生证、出生证、上户口....一样都不能落下。这些证件要在哪里办呢?要怎么办?小编收集了一些信息,希望能给您一些参考。 准生证办理流程 办理时间:怀孕早期作用:生育服务证就是我们常说的“准生证”,这可是新生宝宝的第一个证件,所以在刚刚怀上宝宝的时候就应该着手去做了。别以为这张证明可有可无,它可是宝宝降临到这个世界的合法“通行证”哦,之后宝宝的出生、上户口及其他的福利都和它有密切关系! 所需材料:办理证明时应带上户口本(最好是夫妻双方的,如果户口不在一起最好持妈妈的户口本)、双方身份证、夫妻双方的初婚初育证明(可让工作单位或所在居委会开具证明),到街道办事处办理准生证。 其他所需材料: A.《医疗保险手册》及复印件; B.定点医院开具的《妊娠诊断证明》和妊娠实验化验单(盖生育章); C.女方1 寸免冠照片1 张。 |
其他证件 不管是“卡介苗接种”、“预防接种证”还是“0-3岁儿童系统观察就诊卡”都是宝宝入托、入园的必备凭证。带宝宝及时体检与接种疫苗都很重要,所以各位妈妈千万不要偷懒哦~ 卡介苗接种:卡介苗是经过人工培养已无致病能力的牛型结核菌制成的菌苗。出生6~24 小时,体重在2.5kg 以上,胎龄大于37 周,无发热、腹泻等症状的新生宝宝,均可进行卡介苗接种。如果出生超过3 个月才接种,则需做结核菌素试验,试验阴性者才能接种。 此外,宝宝出生后,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还会被注射首针乙肝疫苗。 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入托、入园、入学的必备凭证。因此当宝宝出生后1 个月内,家长应携带宝宝产房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接种记录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如户口为外地、在本地居住3 个月以上应在居住地)的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农村儿童应在辖区乡镇卫生院计免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以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和其他相应疫苗。预防接种证上面会注明规定范围内宝宝所需全部的预防接种,还有接种时的注意事项。 0-3岁儿童系统观察就诊卡: 宝宝满月体检的时候,医院会给宝宝办一张《0~3岁儿童系统观察就诊卡》,上面注明宝宝哪些阶段需要来医院体检,妈妈以后应带宝宝按预约日期就诊。医生会给宝宝建立体检情况档案。每次体检,医生会检查宝宝的饮食情况,牙齿生长情况,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还会定期做血色素和微量元素的检测。医生会针对宝宝的不同情况给予喂养指导。欢迎各位妈经验分享哦~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