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值班编辑 发表于 2020-12-20 14:43:29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最近美国考古学会期刊《考古》其2021年1月到2月期刊中,评选了过去10年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榜上有名。这是这份榜单中,中国唯一入选的考古发现。
《考古》杂志是美国考古学会主办的双月刊,它每年会评选出本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这个评选在全球极具影响力。

《考古》杂志评价石峁遗址:
陕西北部毛乌素沙漠边缘可见的古代石墙最初被认为曾是长城一部分。但当考古学家对其深入调查时意识到,那里藏着更古老,更复杂的东西。他们发现了失落的石峁城,可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

在过去十年中,包括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孙周勇在内的发掘者揭露了一座拥有巨大防御工事和复杂基础设施的石城,数以千计的豪华文物,以及一座230英尺高的阶梯式金字塔,这是石峁统治者和领导家族的住所。

该遗址的年代和地理位置都令人惊讶,人们认为,中华文明是在石峁建立大约500年后首先在中原发展起来的。“这个发现真令我和其他考古学家感到迷惑,”孙周勇说, “石峁揭示了中国城市化的独特轨迹。这个曾经强大的王国在古代文字记载中是完全未知的。”


目前学界认为,石峁遗址是中国史前规模最大的城址。它就在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距今约4000年左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

考学古学界认为,石峁遗址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 。

此前我们还注意到一篇报道猜测,石峁遗址有可能是黄帝的都城——昆仑城。

黄帝活动在石峁所在的陕北黄土高原是史有明言的,那就是《史记》、《汉书》有关黄帝的陵墓在距石峁不远的陕北子长一带的记载。

《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崩,葬桥山”,《索隐》引《地理志》说:“桥山在上郡阳周县”。查《汉书·地理志》,其上郡阳周县下确实记有“桥山在南,有黄帝冢”的字样,阳周即今陕北子长县,当今陕西黄陵县以北偏东三四百里的地方。

除此之外,《汉书·地理志》上郡肤施县下还记载其地“有黄帝祠四所”,肤施即今陕西榆林,在子长县北,毗邻石峁所在的神木市高家堡。


既然石峁附近的榆林、子长一带有黄帝的冢墓,还有人们祭祀黄帝的祠堂,则黄帝生前和他的部族在此一带活动是无可否认的。

同时,依据《潜夫论·志氏姓》、《列子》、《山海经》《大荒西经》、《左传·成公十三年》、《国语·晋语四》、《国语·齐语》等典籍分析,认为不仅黄帝后裔白狄在陕北地区活动,黄帝部族的直接后裔周人的也都在陕北活动。

一名教授沈长云强调,根据考古专家发现石峁古城的年代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阶段,正与黄帝活动的时间大体相当,由此更能确定石峁古城为黄帝部族所居。

不过在过去几年,关于石峁遗址与黄帝部落居所的关系,引起很大讨论。从考古角度,目前确实足够的证据。

早在1976年,考古学家戴应新对神木石峁进行调查,那次调查发现了一批非常重要的玉器,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

其后经过考古工作者们几十年的勘探和发掘,发现石峁遗址是一座包含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重城垣的超大型史前城址,城内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规模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300万平方米)、陶寺遗址(280万平方米)等城址,是目前所见的中国史前时期最大的城址。

但石峁遗址玉器的出土可上溯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出土的玉器已散佚海外,被欧美几家博物馆入藏。

为什么石峁遗址这么重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石峁遗址考古领队孙周勇认为:

首先,它的时间节点很重要,处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是中国早期文明形成的关键阶段。与夏代处在几乎同时的时间节点上,对实证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有很重要的意义。”

石峁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史料记载的空白。以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在中原腹地。石峁遗址的发现,说明在北方存在一个史料没有记载的族群,他们创造了独立于夏文化的石峁文化。

石峁遗址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于中国早期文明格局的认识,中华文明的形成,其实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石峁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孙周勇还谈到,在历史时期的一些国家制度性的因素中,也可以看到石峁文化的影子。过去我们认为瓮城、马面、角台等是在历史时期才出现的。

但是石峁文化把这些现象出现的年代提前了一两千年。瓮城马面等在石峁文化中就出现了,而且形制很成熟,就像天外来客一样突然出现,与汉魏时期的洛阳城别无二致。石峁的这类文明因素,毫无疑问从制度史上促成了中华文明形成。




随着近几年,石峁遗址的密集考古进展,每一年都有“石破天惊”的发现。

石峁遗址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201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2018年4月,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4000年前大型陶鹰。2019年5月,石峁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来源 | 大秦直道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推荐推荐9 无聊无聊
糯米虫 发表于 2020-12-21 08:51: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