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寒风料峭。榆阳区麻黄梁镇乔堡村秋香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却暖意融融,一排排蔬菜长势正旺,合作社负责人、高级职业农民刘锦飞正在给吊架茄子施肥。刘锦飞,三十岁刚出头,却已经有了12年的蔬菜种植经历。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村150多户农民都搞起了设施蔬菜种植,他还通过线上线下给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提供种苗和销售渠道,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 这只是榆林市职业农民引领产业创新带动乡亲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几年,在榆林,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新型职业农民活跃在现代农业产业“主战场”,带动农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真正做到了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据统计,目前,榆林市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7591人,职业农民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他们凭着自身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带领当地农民积极发展农业种植、养殖、加工业,在他们的带动下,已有15万多名农民实现就业增收。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高素质农民是支撑。在榆林,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村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组织的农业领军群体,如今他们又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乡村振兴的担子,在农村的农田、果园、设施大棚、养殖基地、示范园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与此同时,他们还不遗余力给当地农民传授技术,指导带动农民发展农业产业,为农民提供全产业链精准服务,激发了越来越多农民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来源:榆林日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