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神木市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紧紧抓住扶贫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关键环节,保持扶贫资金投入不减,强化项目资金监管,全力实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脱贫效果精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效。 01政策倾斜 注入脱贫攻坚“强心剂” 2020年以来,神木市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全市统筹安排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563亿元,其中市本级资金1.86亿元、上级资金3963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92个,其中产业发展项目61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7个、其他项目4个。截至12月底,项目全部完工,资金支出率达94.2%。 贺家川镇通过多措并举,推动脱贫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新修的产业、林区、入户等道路,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投入财政专项资金修通了永兴村解家沟小组、贾兴庄村至李家崖窑通村道路等8条村组硬化道路,成为连接村组发展的纽带。张斜塔村基本农田项目建设,改善了当地农业发展条件,带动了36户66人受益。 神木市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在实现24个贫困村道路、文化服务设施、卫生室、饮水安全、广播电视、电力、网络等全面达标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02有效运行 资金活水浇开 “产业花” 神木市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办法和公告公示制度,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坚持“三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全面落实“三补一奖”到户扶持政策,促进脱贫户发展产业有保障,增收致富有信心。 万镇镇不断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力度,通过严标准、严管理、严规范,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和程序,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确保扶贫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2017年至2020年,该镇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15万元,推动镇域内一个个产业项目崛起和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贺家川镇丰劳山村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面积9800亩,曾经由于地理条件差,交通不便,村民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农作物广种薄收。为了发展持续稳定的优势产业,形成“村级有特色,户户有项目”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十三五”时期,该村积极争取扶贫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建成约1000亩山地苹果产业示范园,并配套了运输道路、电力、果园滴灌管网等设施。 目前,果园初步形成规模,被认定为“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延安综合试验站示范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神木市苹果试验示范基地”“榆林山地苹果培训基地”。预计2022年,该果园苹果将进入稳定高产期,实现收益,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 据了解,2020年,神木市实施畜牧引种1561只(头、羽),农机具购置101台,新建圈舍8972平方米,补贴资金773万元。光伏电站收益分配了7批次252万元,实施山地苹果2000亩,发放扶贫小额贷款668万元,使扶贫资金“活水”浇开产业“致富花”。 03巩固成果 保持资金投入“不减速”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神木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出列村坚决落实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不摘的要求,对已脱贫户做到结对不脱钩、监测不放空、政策不断档。 2017年以来,神木恒升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结对帮扶大保当镇石拉界村,帮扶村里修建了红白理事室、老年活动中心,安装了路灯、警示灯,建起了村集体鱼塘,为贫困群众发放种羊,累计为石拉界村帮扶100多万元,改善村子基础设施的同时,也提振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走进店塔镇梁家塔村丰顺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头头牛和一只只羊迎着太阳“休养生息”。合作社负责人张子荣介绍,目前合作社牛存栏120多头、羊存栏100多只,按照每亩60元租金向村里租种上千亩土地,租赁时间十年,每逢农忙时会雇用村民种植、收割庄稼,在帮助村民就近务工的同时,还向村民收购玉米和玉米秸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十三五”期间,梁家塔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陆续实施了多个扶贫项目,投资300多万元完成了6个小组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程,新建了4处农业产业项目农田灌溉工程,12座日光温室外租,光伏产业收益固定,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奠定基础。 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神木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不断完善监测预警手段,制定了《神木市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动态帮扶举措,实行自下而上监测、自上而下帮扶的双向管理,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对已纳入的72户监测对象按收入型、保障型、发展型等不同风险,落实精准帮扶,及时消除风险,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扎实基础。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神木市将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保持脱贫攻坚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市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不减,强化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成效,并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紧盯产业就业发展,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管理短板,不断完善落实各类长效机制,确保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来源: 神木新闻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