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值班编辑 发表于 2024-4-9 09:23:3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陕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当地百姓真实而鲜活的生活,更是时代的记录者。2008年,陕北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陕北民歌的重要发源地和传唱地,榆林市高度重视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按照“人才培养打基础、精品创作促发展、宣传推广扩影响、系统谋划树品牌”的发展思路,持续完善陕北民歌传承发展的生态建设,不断擦亮陕北民歌金字招牌。
健全机制 加大投入
      建立非遗保护联席会议等机制,研究解决陕北民歌传承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加强非遗保护工作15条举措》等政策文件。

      近年来,榆林市不断健全陕北民歌传承发展机制,提出“以保护促传承、以传承促发展”发展原则,切实加强认定、建档、研究、宣传等基础工作,促进陕北民歌融入现代生活,推动陕北民歌繁荣发展。
      大量的资金投入,为陕北民歌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每年市级财政预算非遗保护专项经费3000万元,其中用于陕北民歌传承发展的经费占比达到15%以上,陕北民歌传承发展专项活动可申请财政专项经费。同时,社会资本力量参与陕北民歌创作、宣传推广等活动的热情明显提升。
深入群众 活态传承
      位于榆林中心城区的陕北民歌博物馆,集陕北民歌创作、传播、研究、学习、交流为一体,是目前国内内容最丰富、功能最完善、规模最大的专题民歌博物馆。每逢周末、节假日,会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馆内常驻30多位民歌手,现场演唱或领唱原生态陕北民歌,与游客互动,深受游客好评。

      在接待游客参观的同时,陕北民歌博物馆还持续开展陕北民歌进校园、中小学生研学等活动,并开办了两所少儿陕北民歌传习所,目前在校学生160余人。同时,该馆与榆林学院合作,共同开展民歌研究。2023年2月,榆林学院把陕北民歌和陕北说书纳入公需课,这标志着榆林非遗正式进入高校课堂。
      除了进校园外,全市各级文联、文旅等部门还大力开展陕北民歌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进企事业单位等活动,目前累计开展相关活动10余万场次,让陕北民歌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扎根于群众。
      近年来,榆林市连续举办了6届陕北民歌艺术节、4届陕北民歌大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关注。特别是2023年8月至9月,榆林、延安两市联合举办了陕北民歌群众广场歌汇,有千余名选手报名参赛、百余名选手登台展示、20余万群众现场观看,通过直播线上浏览量超5亿次。
创新推广 打造品牌
      2023年11月至12月,由中宣部、文旅部主办的“陕北民歌音乐会”全国巡演引起广泛关注。作为该音乐会的承办方之一,榆林市政府从全市范围精选了陕北民歌、唢呐、腰鼓演员。通过10个城市40余天的全国巡演,陕北民歌得到全新演绎和宣传推广。

      同年12月,又一场关于陕北民歌的宣传推广让人耳目一行。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及榆林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榆林•陕北民歌展”,在北京持续展览半年时间,展示内容基本上“复制”了陕北民歌博物馆的陈设,期间榆林市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将轮流举行多场活动。
      创新推广,全面宣传。榆林市还积极对接中省主流媒体持续推出陕北民歌深度报道,在榆林传媒中心新媒体矩阵平台开办陕北民歌专栏,不断推出陕北民歌新歌、新人。开通“榆林非遗”抖音官方账户,受到文旅部和省文旅厅的通报表扬。与东方歌舞团合作成立陕北民歌合唱队,不定期在北京开展专场演出。在重大时间节点、传统节日利用新媒体在国外开展陕北民歌宣传。

      陕北民歌成果丰硕,正在不断形成文化品牌。榆林培育了王二妮、杜朋朋、郭涛等一大批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中青年陕北民歌手,创作推出了《走榆林》等一批新创陕北民歌,制作了陕北民歌主题纪录片、陕北民歌微视频,创排的《歌从黄河岸边来》《岁月韶华》《黄河船夫》《心中的歌》等陕北民歌来源剧多次获得中省大奖。
      在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大局下,陕北民歌在榆林呈现出独特的风貌,一曲曲佳作,一声声强音,奏响了时代的华美乐章。
来源:榆林日报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2 无聊无聊
嘟嘟贝儿 发表于 2024-4-10 20:47: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不错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嘟嘟baby 发表于 2024-4-11 07:22: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不错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