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4月8日上午,陕西省统计局举行2008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证结果新闻通报会,向社会公布2008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和名次进位最快的10个县。神木县连续5年位居第一,宜川县进位最快,吴堡县退位最快。在前十强中,陕北占7席,关中3席,区位优势依然明显。 神木连续五年居榜首 省统计局副局长张晓光在发布会上说,经对全省83个县(市)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大类30项主要指标进行综合监测和排位。2008年,名列前10位的县(市)依次是:神木县、靖边县、府谷县、志丹县、吴起县、韩城市、高陵县、黄陵县、安塞县、凤翔县,即2008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神木县连续5年位居十强县榜首,靖边县、志丹县连续5年,吴起县连续4年,府谷县、安塞县、高陵县、凤翔县连续2年位居十强县内,黄陵县为首次进入。 进退最快十县 经对2007年和2008年全省83个县(市)监测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对比,2008年度,综合名次进位最快的前10名县依次是:宜川县、清涧县、永寿县、富县、横山县、子洲县、洛南县、麟游县、陇县、平利县,即2008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获奖县,其中宜川县、清涧县进位29位。 退位最快的10个 县依次为:吴堡县、洋县、镇坪县、西乡县、绥德县、黄龙县、白河县、商南县、勉县、镇安县。 五强区西安占四个 经对全省24个区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大类28项主要指标进行综合监测和排位,2008年度,名列前5位的区依次是:雁塔区、未央区、碑林区、莲湖区、渭滨区,即2008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 进位最快五区 综合名次进位快的前5名区依次是:阎良区、杨陵区、耀州区、商州区、榆阳区,即2008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获奖区。 黄陵首进“十强”获奖100万 按照新的《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暂行办法》,省**设立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奖励专项资金,“十强县”、“五强区”和争先进位前10名县、前5名区进行通报表彰及奖励。首次进入“十强县”和“五强区”的县(市、区)各奖励100万元,其他“十强县”和“五强区”以奖励50万元为基数,对照上年位次,每进1位增加奖励10万元,每退1位减少奖励10万元。争先进位前10名县(市)奖励分为三个等次:一等奖3名,各奖励80万元;二等奖4名,各奖励50万元;三等奖3名,各奖励30万元。对争先进位前5名区各奖励50万元。本次奖励金额最高的是首次进入“十强县”的黄陵县,奖金为100万元。 县域经济发展与干部考核直接挂钩 为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3月31日,省委出台《关于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县级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对县级领导班子的考核。每年对县级领导班子发展县域经济情况进行一次专项考核。对在考核中县域经济名列所在市前三位的县给予通报表彰,对党政班子给予物质奖励,优先提拔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成绩特别突出的县委**,对考核处于末位的县(市、区)主要领导给予通报,连续两年处于末位的县(市、区)主要领导进行调整。 从今年起,省**将县域城镇化发展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将县域城镇化发展指数纳入《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暂行办法》,并进行排名。全省每年评选10个县城城镇化工作先进县(区),省**予以通报表彰,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县(区)的党政主要领导,组织部门给予提拔使用。对镇域生产总值3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1000万元以上,且连续三年增幅保持在15%以上的建制镇,各级**加大财税返还比例,并给予镇级党政主要领导副县级待遇。 亮点 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半壁江山 陕县域GDP占全省总量过半 人均收入首破6000 根据省统计局通报,2008年我省县域经济呈现十分显著的八大特点,其中县域GDP占到了全省的一半多。 去年我省83个县(市)常住人口占全省的64.1%,实现GDP占全省51.2%,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较上年增加9.84亿元,人均GDP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79.8%,较上年增加3.1个百分点。 24个区GDP平均为132.87亿元,常住人口占全省的35.9%,实现GDP占全省的46.6%。GDP超过100亿元的有15个区,较上年增加4个。人均GDP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415元。 83个县(市)平均实现财政总收入4.88亿元,较上年增加1.2亿元,增长33.3%,24个区平均实现财政总收入16.54亿元,增长30.2%,超过10亿元的有11个县(市)和13个区,较上年分别增加3个和1个,神木县最高达71.21亿元。 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快,83个县(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6.4%,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比重达到70%以上的有15个县(市),较上年增加4个。 农民收入显著提高,首次出现突破6000元的县域。83个县(市)中,36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省3136元的平均水平,较上年增加6个。位居83个县(市)第一的神木县达到602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92元,比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高1267元。 首次出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58元,83个县(市)中最高的神木县达到16075元,24个城区中最高的杨陵区达到15866元,均高出全国15781元的平均水平。 城镇投资增长强劲。83个县(市)平均城镇投资19.8亿元,较上年增长48%,超过50亿元的有6个县(市),最高的神木县103亿元;24个区平均城镇投资108亿元,较上年增长38%,位居榜首的雁塔区507亿元。 “强县”“强区”优势明显。“十强县”县均实现GDP126.26亿元,为83个县(市)平均水平的3倍;人均GDP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6倍,全国水平的2倍。“五强区”平均实现GDP266亿元,为24个区平均值的2倍;人均GDP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全国的1.6倍。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