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榆林市各级党委、**坚持把平安创建成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列入规划,纳入目标考核,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推动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宜商宜居,是一座城市的境界;安居乐业,是一方百姓的诉求。作为基础和保障,平安紧密联系着榆林人民的幸福感。 翻开榆林平安建设成绩单,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让人欣慰:2009年,榆林市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8297起,查处治安案件9229起,同比分别上升16.7%和23.5%;检察院系统批准逮捕1536件2733人,审查起诉1763件2725人,批捕率和起诉率分别达97%和96.2%;法院系统受理案件15935件,同比上升14.09%,审结15723件,结案率为98.66%;受理执行案件2715件,执结2640件,执结率为97.24%。在陕西省公众安全感调查中,榆林市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88.84%,较上年提高3. 98个百分点,增幅为全省第二;平安创建知晓率达到74.94%,较上年提高11.37%,增幅和排名均居全省第一,其中8个县进入全省前10位。 支撑这些数字的,是榆林市通过大力实施政法队伍建设“135”工程,认真组织开展县区公检法三长“向**告”工作,积极打造全市城乡技防设施建设品牌,建设刑事工作沟通协调机制等努力的结果。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换来了百姓的安心和笑颜。2009年,榆林市政法工作满意度在全省位次大幅前移,公检法系统满意度分别排名全省第7、第5和第5。 探索“向**告”工作 2009年4月份,《榆林日报》、榆林电视台等榆林的主流媒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吸引群众的眼球。报纸的重要版面、广播电视的重要时段都开辟了“向**告”专栏,由榆林12个县区的公检法三长通过媒体向人民群众报告过去一年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新的一年年度工作目标。 一时间,向**告工作成了榆林社会各界广泛议论的热门话题。在榆林世纪广场,干部群众一边通过广场上的大电子屏幕收看报告,一边议论纷纷。 “公安局向**告工作,我可是头一次见识。”一位50多岁的市民深有感触地说,“把公检法系统官员向人民说的和做的全抖出来,让市民手中有了一把‘标尺’“。 一位县检察长在向**告前则说:“镜头这边是我一个,另一边是数以万计的眼睛,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实行政法工作向**告制度,是榆林市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尝试,也是榆林市创新政法机关监督机制,把群众监督,**、政协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有机结合,真正把政法工作置于广大群众的直接监督之下而实施的一项创新型的举措。不仅各级政法部门高度重视,社会各个方面也极为关注。在具体考评量分工作中,榆林市坚持以实绩考核为主,**测评为辅,考评量分实行百分制,其中市上考评占40%,县区考评占60%。按照这一要求,市、县区对照《考评方案》,严格把握标准,全面组织进行了对县区三长“向**告”工作的考评打分工作。 榆林市在坚持县区三长“向**告”工作考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公示、网络投票以及邀请人民群众旁听会议等形式,不断创新考评方法,健全考评工作机制,完善考评制度,严格考评程序。明确规定,总分低于60分的,县区公检法三长就地免职;70分以下的,当年度不得提拔使用;80分以下的不得评优树模;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的优先提拔使用。真正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政法工作,理解政法工作,重视政法工作,支持政法工作。同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始终以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根本评价标准,对于考评不合格的公检法三长,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