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身边的很多妈妈在说自家的宝宝突然高烧了,然后发疹子的时候,我也在留意一些小儿急疹的症状,如何处理的知识的积累。一般小儿的急疹发生的宝宝一周岁前,而我们家的小宝已经快15个月了,还没有发过一次烧,我一直在想“应该快了”。果然,上周五,下午,正上着班,妈妈打电话来,说小宝睡过午觉后突然浑身发烫,好像是发烧了,让我赶紧回家。我估摸着应该是小儿急疹。 我把电脑里存的小儿急疹的知识重新找出来温故一下: 1.往往是突然高烧,体温迅速上升至39℃到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 2.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 3.相对感冒高烧的孩子,患儿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 4.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5.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6.耳后、枕后能摸到黄豆、花生米大小的肿块。 因为只用了小洗脚盆,水很快就凉了,感觉不是很好。 之后又量温度,38.8°。老妈很着急,说吃点退烧药吧。其实我当时连退烧药都不想给她吃。因为小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发烧不会影响中枢神经,体温高,只会杀死那些病毒。 晚上,宝爸爸买回来了艾叶,煮水后用洗脚桶,一直保持38°的水温,泡到背上(垫上毛巾吸汗)微微出汗才结束。 晚上八点,再次用温水酒精擦,颈动脉和大腿动脉全贴上了退热贴,过后,看着她实在难受不睡觉,体温一直很高,就喂了3毫升的小儿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据说国外不给孩子用布洛芬降温,对乙酰氨基酚安全性相对高一点,但是最近出来的新闻说百服宁的对乙酰氨基酚超标)。烧慢慢推下去了,人也安稳很多。我就那么躺在她身边,时不时她摸摸身上,就怕再烧起来。 第二天起床后,宝宝爸爸说还是去医院吧,我却在小宝的耳朵后面摸到了一颗黄豆大小的淋巴结,于是坚持再观察观察。继续用艾叶煮水给她泡脚。 周六上班前,我嘱咐老妈,再烧起来,一定要打电话给我。一个上午我就在忐忑不安中度过。11点,我早早回家,老妈正张罗着要给小宝喂退烧药,我伸手接过小宝,她小脸红扑扑,眼睛水汪汪,耷拉着,没精打采。取了水银体温计,放腋下,却一刻也不停,一会儿伸手要这个,一会儿伸手要那个,量出来只有38°都不到,重新量,还是只有那么点,感觉很身上发烫的程度完全不匹配。但是因为百服宁的药效只有6个小时,我也只是估摸着,现在12个小时都超了,体温上来应该很有可能。于是间隔15个小时之后,又喂了一次百服宁,然后再一次用艾叶水泡脚直到背上微微出汗。 晚上睡觉,明显比周五时好很多,烧退下去了,也吃了些菜粥。 第三天,也就是周日,我休息在家。早起,仍旧是坚持泡脚,然后量体温,吃退烧药(其实量出来只有37°i多,但是身上摸起来的感觉明显比之前发烧时候要低,可是她动来动去,我怎么也量不准,然后水银温度计实在不适合那么小的宝宝)。一天下来也很是闹腾,玩得特别HIGH,到了傍晚,娘俩还打了个瞌睡,结果醒来后,老妈抱过去说,肯定又发烧了。当时我真是很后悔,在想是不是早上没有超过38.5°就给她胡乱吃了退烧药,所以发烧反复了。老妈坚决要求我带小孩去医院,怒气冲天,让我马上带孩子去医院,说哪里有让孩子发烧三四天的妈妈,好像小孩不是亲生的似的诸如此类。空气中充满火药味。作为妈妈,我希望宝宝身体健健康康,但是我毕竟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我也很怕自己的判断失误,于是我反复比较感冒、风疹、麻疹、脑膜炎的症状后,我还是决定再观察。因为宝宝之前几天,肚子一直不好,在拉稀,喂了妈咪爱后,好了,而且早上起床眼屎(结膜炎?)特别多,刚询问了医生,然后买了托百士,其实这些都是小儿急疹的症状。结合宝宝发烧的温度范围,耳朵后面摸到的肿块,而且烧退后宝宝精神还可以,我确信宝宝是小儿急疹。那退烧是要三四天的事,等吧。 到了吃晚饭的点,我问妈妈宝宝情况怎么样,她说好像不怎么烫了,估计是睡觉捂得直到周一,也就是第四天,宝宝的烧也没有再反复,到了晚上,给她洗漱的水,发现身上开始慢慢出疹子了,我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