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神木文化] 都是电脑惹得祸

阅读数:2447  |   回复数:2
西门口身着浪 发表于 2011-1-4 08:57:11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都是电脑惹得祸

文/叶溪
科技的发展,网络的盛行,电脑普及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网络信息飞速传播,人际交流便捷,在开拓人们视野的同时,也传递着大量的不良甚至是犯罪信息,对于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无疑是对其辨别是非能力的巨大考验。
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迎来别样的春天,纵观县城到处点缀着网吧。网络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上夹杂着诸多不良信息,也给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侵害能力相对薄弱的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影响,网络在青少年犯罪中的催化剂作用已成为众所不争的事实。
笔者经过初步统计,我县所审理的青少年犯罪中,所有少年犯罪原因几乎均与网络有关。因为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和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思想认识渐趋成熟,敏感好奇,喜欢模仿,涉世不深,易冲动,缺乏理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一旦受到来自外界不良思想、文化和不良现象的影响,容易沉迷于暴力、S***Q阴影之中,盲目冲动、不计后果以致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多数涉网青少年长时间受网络暴力浸泡,是与非判断标准混乱,不具备基本法律知识,将犯罪当成儿戏,身陷囹圄才后悔莫及。
为此,笔者认为对青少年犯罪中出现的这一特点和趋势,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我们不能繁荣了经济毁了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首先谈一谈网络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因沉迷于上网而导致犯罪。其实作为现在的家庭都有电脑,可孩子一放学就爬在电脑上,打着找资料的幌子,沉迷于腾讯QQ聊天,QQ农场、牧场,地下城之类的游戏之中。家长无奈只能拔掉网线,让电脑成为家具装饰。这时的他们对网络已入迷,又重新打着周末补课、同学叫一起学习、在学校谎成生病之类的幌子结伴去网吧。上网,尤其是“泡网吧”是一种高消费行为,玩大型网络游戏是需要花很多钱的,而作为没有经济收入的青少年来说,只能把各种经济负担转嫁给父母,当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或父母不能满足其要求时,他们就会结识一些社会闲散的人员,从而把他们带进这个“社会”,这些小网民便铤而走险,或偷或抢,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2、因网恋而导致犯罪。青少年长期泡网吧,沉迷于虚拟世界,同父母、同学、朋友交流减少,人间情感逐渐疏远。回到现实生活中时,或离群索居,孤独感加剧,或情绪浮躁,容易冲动,性格和精神状态都会发生变化。从情感角度讲,青少年处于情窦初开期,对异性情感交流非常好奇,网络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能直抒胸臆的情感空间,往往把上网作为精神寄托。就前一段时间,府谷县一女孩见网友就遭陷害,一旦现实与网络世界相差甚远,就会诱发犯罪。
  3、网络游戏暴力倾向导致犯罪。网络游戏设置了许多通过杀人获得金钱或装备的情节,因长时间沉迷于游戏的打打杀杀,不知不觉将虚拟世界的暴力转移至现实,把抢劫等暴力犯罪当成网络游戏来玩。悉数发生在各个学校的学生之间的打架事例。未成年人由于自制力、分辨是非能力差,一旦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就容易实施犯罪。
  针对青少年犯罪中呈现出的这些新情况,反映出青少年犯罪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如何积极预防,将其降到最低程度,笔者以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长老师应当尽快走入网络世界,成为网民。在数字时代,家长和老师们面临着的是再次社会化问题,现在的问题不应是让不让孩子触网,而是如何使网上有益的内容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多了解网络知识,在知识层面上多与孩子交流,把握孩子接触网络的动机和心理,从而对其适当引导。网络、数字技术和人类社会任何科技的发展一样,都有两重性。我们不能总是怕网络带给孩子坏的东西。IT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不要用我们成年人对互联网的无知而阻碍孩子们的进步,我们应该在网络的使用和发展中加以规范化,带孩子们进入有益的网络世界。
  2、规范网吧,清理整顿社会大环境。鉴于网吧对青少年产生的危害,大到《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样的国家立法,小到各地区出台的一些规定,对未成年人出入网吧,以及网吧设立的位置都作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规定,但尽管如此,令不行禁不止的事件依然屡有发生。因此,对网吧的管理还要下大力气,公安机关要加大打击“黑网吧”的力度,从而真正把青少年堵在不健康的“网吧”之外。与此同时,增加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等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文化基础设施。
  3、实行立体化防范体系,让未成年人远离犯罪。全社会共同参与,父母是第一责任人,家庭是第一道防线,学校要经常深入社区、家庭要了解学生课外活动情况,配合家庭和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各级党委**要切实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教育部门要全面加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教育,学校要努力构筑有利于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校园环境,全社会要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我爱恶搞 发表于 2011-1-5 23:40:47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未来的发展是离不开网络的,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疏,而不是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门口身着浪 发表于 2011-1-6 07:55:11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