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失物招领] “一体两翼”新景观--清涧县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阅读数:833  |   回复数:0
豆子 发表于 2011-1-17 21:33:07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一体两翼”新景观--清涧县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十一五”期间,穷则思变的清涧在“变”字上大做文章,把“枣赢天下”“打造中国西部红枣第一县”作为突破发展的“优势牌”,走出一条“穷”县的科学发展之路。
    2008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中,该县荣获“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在综合名次进位最快前10名县区中名列第二,由第82位上升到53位,晋升29个位次。短短五年间,清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红枣产业为主,粉条和石材加工为补充的“一体两翼”主导产业格局初具规模,民营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传统产业挺起发展脊梁
    清涧县瞄准特色产业富民这一发展路子,立足得天独厚的红枣、粉条、石材三大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以红枣为主,粉条、石材为辅的“一体两翼”主导产业格局。
    2006年以来,该县大规模、高速度、多层次发展红枣产业,着力构建以红枣种植为主体的农村经济,以红枣加工和农副产品开发为骨干的工业经济,以红枣贸易及红枣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流通服务业经济,使红枣在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中居战略主导地位,成为全县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工业扩张、财政增长的重要支撑和核心力量。全县按照东区消灭空白点,发展干制品种,中区打造精品点,西区建设示范点,发展鲜食品种的总体要求,形成大户承包办基地等各具特色的基地建设模式。按照每年新栽5万亩的任务,五年新栽25万亩,目前全县红枣面积达74万亩,正常年景年产红枣15.5万吨。
    粉条产业方面,该县注重规模的扩大和产品档次的提升,建设集良种引进、淀粉提取、品牌产品开发加工、实体重组改造和产品集散为一体的薯业加工示范带。通过统一产业规范、整合产业资源、加强引导扶持、完善配套服务等措施,建成一批引领粉条加工的现代企业,实现薯业升级换代。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粉条加工企业及手工作坊427户,全县年加工粉条3万吨,总产值达2亿元,主要销往榆林、延安、西安、山西等地。
    近年来,该县将石材的开发列入重点建设项目之中,引导企业扩大规模,扩展项目种类,向雕刻、装饰、高档家用石品延伸,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层次,拓宽市场领域。目前,全县共有石材贮量5.8亿立方米,石材加工企业5户,规模以上2个,注册商标企业1个(青涧石板),石材雕刻、石子加工等个体户50多户,年生产石材达4万方、石子56万方,总产值达1.5亿元,增加值达6000万元。
                           民营经济打出“半壁江山”
    近年来,清涧出台一系列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形成县级领导与部门包抓重点民营企业、部门专业技术人才派驻企业指导协调等工作制度,职能及主管部门注重随时掌握扶持政策,积极组织民营企业进行项目对接,使该县民营经济得以迅猛发展。
    整合社会力量,盘活民间资本。按照“板块推进,集群发展,市场主导,品牌引领”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向民营经济转化、民营经济突破传统行业局限向一、二产业拓展,全县改制的30多户商、供、粮企业多数转化为民营经济实体。在红枣、粉条、石材三大优势产业领域,采取土地、信贷、资金、项目等多种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民营资本参与产业开发,最大限度地激活民营经济,新建以红枣为主的农村专业合作社22个。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近年来投资4.53亿元,实施产业项目29个,使全县9家大中型红枣民营企业和部分石材、粉条企业受益。目前已完成的项目有红枣科研中心建设项目、5000吨红枣储藏冷库建设等20多个红枣产业项目,全县红枣企业加工能力达30万吨。同时红枣工业园区已完成土地平整工作,促进红枣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走集团化发展、品牌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的路子。
    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效应。在产品品牌的升级上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目前,红枣加工品累计6大类60多个品种,有中国著名品牌1个、陕西省著名商标3个、陕西省名牌产品1个、地方知名品牌5个,产品覆盖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销售额占全国黄河大枣份额的25%。
    作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的清涧县,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139家,工业总产值达5.5亿元,上缴税金887.8万元,成为财政收入的主渠道,民营经济对全县GDP 贡献率达52%,财政收入贡献率达61%。
                          民生“蛋糕”惠及城乡百姓
    教育事业整体推进。清涧县通过实施撤点并校,优化资源配置,全县教育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明显改善,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8%以内。教育“两基”攻坚顺利达标,全县18576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普及实验教学”高标准通过省市达标验收。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强化县、镇、社区(行政村)三级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切实履行“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的工作职责,民政事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清涧社会和谐。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广大育龄妇女婚育观念得到明显转变,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全面开展“农村母亲健康检查工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创业工程”“优生促进工程”,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满意度达90%以上。
    文化旅游全面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优势,精心敲定红枣生态旅游和红色革命旅游的“双红”旅游基地建设,全力打造“沿无(无定河)沿黄(黄河)”两个枣林风景带、王宿里千年老枣树及河口、鱼儿峁等自然景观,重点突出袁家沟、枣林则沟等毛泽东旧居和《沁园春·雪》的诞生地——高家洼塬,形成集红色革命、红枣生态、历史文化、民俗娱乐为一体的“双红”旅游基地。(记者 马媛媛)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