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失物招领] 榆林市代表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阅读数:901  |   回复数:0
豆子 发表于 2011-1-20 14:37:19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榆林市代表团认真审议省**工作报告。榆林市省人大代表们踊跃发言、深入讨论,积极为我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富民强省建言献策。  代表们认为,省**工作报告总结2010年,成绩显著、令人振奋,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标志着全省经济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报告描绘“十二五”发展蓝图,目标宏伟、鼓舞人心,提出2015年进入全国中等发达省份行列,2020年建成西部强省,标志着陕西开始告别落后省份,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报告部署2011年工作非常务实,思路清晰。通篇报告贯穿着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理念,催人奋进。
  李金柱代表说,根据省上“十二五”规划和**工作报告要求,我们将结合榆林实际,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市为主题,以“科教引领、创新转型”为主线,加快推进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三大建设,着力构建高端低碳的现代产业、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两大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民生经济,努力把榆林建成陕西发展的重要一极和面向大关中、牵手陕甘宁、辐射大西北、连接环渤海的内陆开放开发战略新高地。遵循这一蓝图和愿景,榆林未来五年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打造“两体系一经济”,即高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现代民生经济。“十二五”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41331”,即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榆林市代表团还就民生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张惠荣、王成继、王华、张文堂、贺彩珍等代表结合榆林民生发展实际纷纷建言献策:一要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继续提标扩面;二要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要结合近年群众患病报销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既要提高群众患病报销的比例,解决好个别家庭大病救助的问题,又要防止小病大治、舍近求远、浪费医疗资源的现象,科学合理地进行补助和报销;三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制定地方政策,在原计划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同时,市县两级探索开展一批限地价、限房价的两限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集中解决好中等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同时引进国内知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升房地产开发的品质和影响力;四要在教育上加大投入,合理利用和调配原有教育资源,大力引进优势教育资源,重点向城镇集中,通过发展教育聚集人气、汇集人口、提升城镇影响力;五要整合全市旅游文化资源,发展榆林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堡寨文化突出边塞特色,打造榆林旅游文化品牌;六要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解决好公共交通、供气、供水、供热等问题,在城市建设上今年要加速建设,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投入,打通断头路,修通环城路,拉大城市发展的框架,解决好城区交通“肠梗阻”问题;七要进一步提高一线工人工资和退休金。
  雷正西、马治东代表建议,省上应建立资源开采利益均衡机制,对地方企业与中省企业同等对待;加大支持地方企业参股煤炭开采和转化等重大项目建设力度,给地方企业项目配置煤炭资源;建立生态补助专项资金,增加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补助,在恢复植被的同时,科学规划发展枣树、杏树等经济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升生态效益,扩大特色产业规模。
  杨东明、张凯盈、姚宏、韩德林、石光银、张林森、贺金龙、杨润芳等代表分别就人才培养、文化产业、生态保护、石油开发、装备制造、移民搬迁、现代农业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