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郝丽娜报道 “创卫”工作给我市的市容市貌带来了崭新的变化,尤其是市区的大部分背街小巷,不但环境卫生得到了治理,而且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完善,现在榆林市区的背街小巷总体面貌已焕然一新。但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市区还有一些没有经过改造的背街小巷,卫生环境不容乐观。 在东沙的桃园路,童星幼儿园里面的巷子和幼儿园对面的一条通往兴中路的巷子都是没有改造的,路面没有被硬化,天气不好的时候经常是尘土飞扬。住在巷子里的薛女士说:“只要一刮风,外面的黄土都跑到家里面了。上下水也不通,平时的生活污水都倒在路面上,很不方便。现在冬天了,巷子的路面上尽是污水结成的冰,不小心就会摔一跤。” 记者从市“双创”办了解到,城区背街小巷共有900多条,已硬化改造500多条,还剩余400多条未硬化改造,300多条未达标。未达标巷道中,有的巷道无下水道,有的无路灯,有的年久失修,破损严重,这些没有经过改造的背街小巷脏乱差现象普遍,影响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进程。 市区南郊夏洲路猪场巷也没有经过改造,路面一半是土路,冬天路面结冰很滑,夏天雨后泥水四溅。住在这里的吴女士说:“**应该加大小巷改造投入力度,让小巷工程成为**与老百姓拉近距离的桥梁。保护环境需要市民的良好习惯,也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来保持环境整洁。” 据了解,由于种种原因,去年的改造资金没有到位,在2009年背街小巷硬化了40多条后,2010年就没有再开展这项工作。市“双创”办督导四处的郝处长说:“改造资金不到位,还造成了维修不到位,有些地方环境卫生出现反弹,污水横流。以后既要维修又要兴建,容易造成新的环境污染,所以各级**应加大整治。”她说:“我们创国卫的目标是能够长期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2011年我们要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社区软件、硬件设施。通过培训、测试演讲,提高居民素质,普及“双创”知识。同时,倡导居民破除恶习,努力为创国卫做贡献。”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