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失物招领] 陕西绥德筑起“四大民政保障网”

阅读数:824  |   回复数:0
豆子 发表于 2011-2-16 21:36:58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通讯员张东红 王小波报道  近年来,绥德县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形成覆盖各类特殊人群的“四大保障网”,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城市低保保障网。目前,全县有城市低保对象7286户、16378人。全县20个乡镇全部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保障了城市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基本做到工作机构健全、制度管理规范、人员结构合理、操作规程制度化、日常管理信息化。
    农村低保保障网。该县于2004年开始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目前全县有农村低保对象23241户、42000人,对全县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1600元的贫困群众做到应保尽保,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人群的生活问题。该县出台《绥德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使农村低保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2008年开始,农村低保金全部实现在信用社社会化发放,不仅方便了低保户资金领取,而且加强了对低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针对“三无人员”的“五保”供养保障网。目前,全县有“五保”供养对象1925人,供养实现了由农民互助共济向财政保障为主的转变,并供养经费按时到位。2006年开始,该县还把“五保户”全部纳入到医疗救助范围,实现“五保户”治病全额报销。与此同时,积极争资金争项目,新建县中心敬老院1所,改扩建敬老院4所,使集中供养人数达到168人。
    城乡医疗救助保障网。2005年和2008年,该县农村医疗救助和城市医疗救助工作分别启动,确定以低保对象为救助重点,兼顾重点优抚对象和社会福利机构收养“三无”人员,并分别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了城乡医疗救助的基本原则、管理方式、救助对象、标准等,探索出了事前、事中、事后救助的不同救助模式,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据统计,每年救助城市重大疾病患者450人次左右,救助农村疾病患者6000人次左右,极大地缓解了部分特困群众看病难问题。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