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蝶舞千年 于 2011-3-30 09:51 编辑 孩子,我再也不打你 文:蝶舞千年 灯下,你为生病静养的我读故事。你的声音柔软中夹着略略的不安。柔软,源自你希望生病的母亲远离痛苦;不安,是因为我经常取笑你磕磕巴巴的朗读和想当然地给不认识的字赋予蹩脚的读音。 夜很静,你读得认真极了:“小女孩回答父亲说,如果我握住你的手,一旦我走不稳要掉下河去,我可能会拉不住而放开你的手。但是,如果你握住我的手,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不会让我掉下去的。” “妈妈,这个小孩真自私!”我还没有把心绪从故事情节中抽拉出来,你几乎不假思索地嚷开了。 “小女孩很聪明啊,你为什么要这么贬低她呢?”我很是迷惑。 “怎么能只管自己?如果你是那个爸爸,我一定会拉住你的手不放,一定要保护你才行啊 。”你还在为那位父亲鸣不平。 可是,别忙着说话。等一等,孩子,你那像琉璃般透亮的解读,仿若无数抖动似绸的火焰,锐利地灼着了我的心。就在中午,我还狠狠地手笞了你,我的手指如麦芒样将你刺得流涕痛哭。怎么个原因,此时的你是要忘了身心俱伤的痛,忘了记恨于你的母亲,要将母亲的安危握在手心吗?我不敢直视你纯真无邪的眼睛了。之后,你继续念了许多文章,但我所有的心思都被你软嫩的表白填满了,更为中午“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你” 的罚戒深深懊恼起来。 怎么就打你了呢? 我不是个愚笨的人,明晰这世界上一切可调和以及不可调和的矛盾都不是滥用武力就能解决的。我没有打过人,即使到了严重危害我身体安全的境地,我也没有动用过拳头。我要承认:偏偏就只打你了,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和风细雨,而是电闪雷鸣。 可我怎么就打你了呢? 在你只有一丁点大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稚嫩,好像一脉在绿叶拥簇下的瓜蒂儿。我生怕任何一点儿风吹草动,将你小小的肉身撞伤。你总是在鸡叫头遍时酣然睡眠,又在暮色刚合哭闹不止。为了好好照顾你,我和你父亲白天工作晚上休息的生物钟被你的啼哭声无情打破,并且,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你咿呀学语才宣布告罄。那一个个或漫长或寒冷的日日夜夜,我为你没日没夜地劳作,操碎了心。甚至用身体挡住你的父亲因被你吵得无法安睡而高高扬起的手掌。我劝告他:你是上苍派来陪伴我们的天使,现在的不懂事,全都是因为上苍在慢慢卸去我们身上带刺的霞衣,让我们平平安安地荫庇你,呵护你。洗浴过后的你,眼睛像钻石一样闪亮。那一瞬,我的苦我的累黯然失色,我的幸福我的满足悉数照亮。我反反复复安慰自己:等你长大就好了。 你像雨后的四季豆一样飞快地长大。你开始顽皮,不肯乖乖吃饭,咬嚼污脏的玩具,吞噬误以为是饮料的有毒剂瓶······在你身体的跌跌撞撞和我们的担惊受怕中,我还是不曾打你,我以为,责罚只限于能谙人事的孩子和不辨是非的少年人,以帮助他们顺利长大。 第一次打你的原因已经记不清了。或许是同伴拿你的玩具时你要大吼大叫,也或许是你恶作剧毁坏了邻居的花盆,更或许是你对幼小的狗拳打脚踢。凡此种种,足以构成我打你的理由,我希望正直、善良、诚实、勇敢等等这些人类最朴素的品质常驻你的内心,当你初次与这些品质失之交臂的时候,我及时地留住它们,让你同它们携手并进。 打孩子如同拉弹簧,推出去之后,自会反弹回来。在我亲眼目睹过一位母亲打骂孩子,那孩子反而更加义无反顾地扑向母亲的怀抱之后,我明白了,所有的孩子都依恋自己的母亲,越打就会越相亲爱。这,助长了我打你的气焰。 这个世界给为人父母的打骂孩子一项大赦----望子成龙。当我使用它的时候,觉得自己神圣有如你的灯塔。假如你去玩滚烫的水,热气蒸烂你的皮肤,留下的疤痕会让你一生铭记。在我看来,打人则不同,只要用心得当,留不下任何痕迹,相反,你的疼痛会让你引以为戒。所以,我开始频繁地使用殴打。 我的惩罚初有建树了。你懂得主动打扫公共的楼梯,你给弄掉饭碗的幼儿园小朋友分饭吃,你给过生日的同伴送去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我自鸣得意地以为:古人说的一点不错,打是亲,不打不成材。 后来,你上学了。你高挑的个头和水晶一样的性格让我喜在眉梢。唯独,对你的学习不敢放松,我几乎可以断定,上学以后的所有殴打都跟学习有染。每当打你过后,我愿意一点一点地解读你,透析你,清楚地窥探你的内心。我渐渐地感觉到,打你并不只是高屋建瓴式的引领方向。比如你已初步具备****的道德准则,但你也因为母亲的蛮力暴行聪明地隐藏起你多棱的童真。 与此同时,我发现,打人不只是个力气活儿,手酸腕痛只是身体的感官,而心里的煎熬如同冬日里淤积的冰块,久久不散。我愈来愈肯定,每打你一次,我就要泪盈满眶;每责罚你一回,我利剑穿心。我一次又一次地责备自己,孩子的病根,是做母亲的不会换汤换药。怎能把孩子的无心之过,当成十恶不赦的妖魔? 打人就像喝茶或者饮酒,次数多了,就会上瘾。在打了上次又过了许久以后,我就好了伤疤忘了痛,到了某此忍无可忍的时候,我又用“五指山”压迫着你,胁威着你,逼你遵从我所认定的生存法则。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我感受到了你的委屈求全和宽宏大量。比如今天。在你面前,我自惭形秽。 好孩子,听了你的话,我很放心,你终于没有把一个母亲的暴力刻在心上,那么,我将挽救自己,我一定要在心里起誓:这是最后一次打你了,从此,我会尽一个母亲所能,尽一个智慧的母亲所能,培育你好好****。 孩子,我再也不打你,这是母亲痛定思痛的忏悔和掷地有声的许诺,你可原谅? |
非常好的一篇,建议加个精华给该贴。 母性柔软的爱,常常体罚时变得坚硬,当一切完毕,那种柔性重归时的悲伤可以将一个母亲的心淹没。所幸孩子居然不记恨我们变成妖魔的时刻。对于儿子,现在都读初二了,我并不是常打,记忆中有过那么两次的暴揍。我一直深以为痛。在孩子小学毕业的前夕,我记得和他有过一次对话,我说,对于妈妈,你最失望的是什么时候。还记得我打你吗?他回答的居然是一点都不记得我打过他。而他最失望的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学着骑自行车,因为不会骑,跌倒了,腿都流血了,我却要求他,必须再坚持学习,不能从自行车上下来。孩子说这番话的时候,我的心一直在颤抖,我是多么急功近利的妈妈呀,为什么只晓得教他掌握技巧,却这么严重地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呢。那一刻我的严厉,就这样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始终不能忘却的一幕,成为他眼中对我最失望的一刻。所以老人们说:宁要后妈不要嫩妈。 年轻的妈妈们,一定要记得呵护孩子的心灵比什么都重要。向这位细腻、勇敢地剖析自己的母亲致敬!文笔也很美,隐约地有张晓风散文的美。向作者致敬!!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