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路遥 1992年11月18日早晨,我到单位上班去的路上就听到路遥去逝的消息,刹那间,我感到一个文学爱好者的精神支柱被突如其来的消息给震得剧烈的摇晃,已至于我走到单位了还不相信这个事实. 一整天我和同事们不时的提起路遥,提到<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孙少安,田小霞,田润叶等等如同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物.上中学时每天晚上路边上的高音喇叭就开始播放<平凡的世界>,上完晚自习,我总是要在路边上等着听,那时多么渴望能拥有这样一套书,可是贫穷的我们总是买不起.直到工作后才让人捎了这套书,如饥思渴的粗看了一遍,又细读了一遍,很多时候我认为我就是田润叶,有时候我又认为我会是田小霞,甚至有时候我认为我会是巧珍,会是路遥早期作品<姐姐>中的那个姐姐.遥远的陕北一直就是我心中想往的地方. 路遥用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感染和鼓舞了无数的农村青年和我这种生活在小县城的贫困的寄宿学生,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日子里都不要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他想告诉年轻人,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精神是不死的,劳动可以改变命运,可以换来尊严,即使是最底层的人只要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就"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就有可能通过奋斗活出尊严,活出史诗性的人生. 高中毕业差了十来分与大学无缘,就决定不再补习去参加工作,小小年纪的我认为,路遥笔下的人都能为之,我何而不能为之.上大学当然也是我的梦想,可是于其在独木桥上挤,不如"先将梦想埋在心里,把对人生的期待也圈在骨骼的栅栏里,蒙上黝黑,粗糙的皮肤,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为这些苦命的身子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于是,边在父亲单位待业,边温习着书本,以便年底有招工招干的机会就能考入.待业的这个两月算是我初进入社会的一个见习.年底县上给工行招干五人,二百多人考银行,我名列第三,从此一直就在工行工作. 今天在论坛中看到小哈的文字,勾引着我也想起路遥了,写了点随笔,力争在陕北工作的几年里前往延安一趟,去寻找路遥的足迹,缅怀路遥不死的灵魂.仅此.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