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近些年来,每天早晚在广场或者公园随着音乐起舞,成为了全国各地民众最喜爱的运动休闲方式,从最早流行的《妹妹坐船头》到近年的《最炫民族风》,再到《爱情买卖》,再到《小苹果》,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也因为广场舞的影响力,而被网友封为神曲。 ![]() 神木广场舞 你知多少? 记忆中,最早接触广场舞的时候,只觉得广场舞的舞步很容易学会,大概是因为它是针对中老年人的缘故吧!更像是学校里的广播体操,重复动作做4拍,一左一右,一前一后,即便是偶尔路过,也能跟的上节奏……确定不是在嘚瑟?! 早在20年前,神木广场舞只有3-5家团队,每家队伍人数很少,当时也没有广场,神木也并没有如今的高楼大厦,空旷的场地特别多,所以他们一般都会选取在那些空地活动,参与活动的均为中老年,手拿陈旧的录音机,胡乱编排的舞步,准确点儿说,就是随便的扭动身体罢了。 笔者了解到,在神木广场舞界,最早有白福善、陈爱珍等前辈组建团队领舞。90年代,条件很有限,即便是中老年人,也都处于忙碌的状态,抽空休闲的人也较少,加之多数人的思想较为保守,这类活动并没有被人关注。 广场舞,不只是看热闹 为了更能明确广场舞的发展史,笔者特地采访了全县注册48家广场舞的其中一家,也是最早成立,目前最大的一个队伍,人民广场1队。 ![]() 左(高彩霞) 高彩霞,“舞”是她的一大爱好,年轻的时候没有条件,再后来,偶然的一次逛街,接触到了广场舞,便被吸引。起初,是跟着前辈们学习,或者是在磁盘上、甚至到深圳、西安等地学习。渐渐的,也组建了自己的一支队伍,一跳就是18年,从《妹妹坐船头》跳到《小苹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做到了,从最初的60人到现在的300多人,拥有着神木广场舞界最大的团队。 随机调查了其中一位大妈:已经跳了快10年啦,自己也上了年纪,早晚出来锻炼锻炼,对自己身体也好,有时候还能参加多种形式的活动,都觉得年轻了不少。 广场不是你想来,想来就能来 总以为广场舞没有组织,更没有纪律性,有空了去扭扭,没空了就当它不存在,非也!广场舞的每个组队都有一个“总头领”,负责队里的琐事儿,比如:设备坏了更新、要组织活动了队里挑选优秀人选、采购比赛服装等! 最重要的是“领舞”的任务,18年来,高大姐学习了无数花样舞步,下载无数流行歌曲,教与自己的团队,难一点儿的舞步,需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学,她都会尽力把自己的学到的东西分享出来,她觉得,学好学坏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学会尊重自己的喜好,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她允许市民跳跃性的站在不同队伍里锻炼,但绝对不允许他们呆在队伍里捣乱,影响别的队友,跳得好,你可以站在最前方引导别的队友,跳的差就跟在后排,慢慢的进步。 所谓,有了人和广场,就有了江湖。 以舞论英雄 别小看这个团队,她们也是有组织的一个团队,笔者了解到,广场舞的大妈们每年都会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九九重阳节等重要节日,都会举办不同活动,歌咏比赛、秧歌表演、广场舞大赛等,也有单位邀请她们出演,她们自然会尽心尽力的排练,给自己的喜好争口气。 ![]() ![]() “舞动神木 共享文明”神木首届群众广场舞大赛 当然,有活动就需要准备活动服等物料,买比赛服,道具什么的,高彩霞并没有选择跟团队收取队费,除了支出政府补贴的费用外,总会自己掏腰包或多或少的补贴,她觉得,既然是自己的一个爱好,也就心甘情愿,只为把这件事做好。 编后语: 每当夜幕降临,广场上,公园里,街角空地处……当看到大妈们翩翩起舞,你是会心一笑,还是跟着她们一起舞步?是感到她们坚持的精神可嘉,还是觉得神曲太嘈杂? 其实我们并不比“广场舞大妈”高明。归根结底,父母辈和我们,都在江湖之中,都在广场之上,随着时代大潮亦步亦趋。我们的父母在广场上载歌载舞,而我们则掏出手机发着微信。父母无法理解我们无所不在的自拍和整日放不下的朋友圈,就如同我们无法融入他们的广场一般。 人人都会老去,老人的所思所爱,值得我们尊重。如果把他们忽略了,那我们的身边,还会有一代代人继续孤独地老去。我们的社会,需要一点不一样的声音。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