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这首《让天堂再来一次地震》的诗将被刻在4月28日落成的“512”汶川地震诗歌墙上,诗作者是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上郡路派出所民警刘天雨。对于作品《让天堂再来一次地震》入选地震纪念诗歌墙,刘天雨说“很意外”。 让天堂再来一次地震 刘天雨 人死了会去哪里 六岁的小侄子突然发问 此时我们正坐在电视机前 收看来自灾区的报道 会去天堂 我哽咽着回答 如果天堂再地震一次 他们是不是就会回到地上 小侄子的突发奇想 让他泪水汇聚的眼睛 闪出点点光芒 这首《让天堂再来一次地震》的诗将被刻在4月28日落成的“512”汶川地震诗歌墙上,诗作者是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上郡路派出所民警刘天雨。 共20首诗歌被刻入位于四川省什邡市穿心店地震遗址公园内的这面地震墙。刘天雨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诗人。 片警诗人 入围诗墙“很意外” 昨天,刚刚从社区忙完回到派出所的刘天雨,看上去腼腆而文气,如果不是身上的警服,很难把他和警察画上等号。“我2005年从榆林学院毕业后开始写诗,上学时就爱写,主要写杂文和小说。”说到写作,刘天雨显得很自信,“我当时在校刊有专栏——天雨在线,很轰动。” 刘天雨1983年出生,2008年当警察。截至目前,在《诗歌月刊》等刊物发表过的诗篇有四五十篇。 对于作品《让天堂再来一次地震》入选地震纪念诗歌墙,刘天雨说“很意外”。他说,这首诗是2008年5月17日写的,最早发表在网上,后来被多家报纸、刊物及网络转载。“前几天,姜红伟在我博客上留言,说我的诗被诗歌墙选用了,的确没想到。” “我是个片警,圈内的朋友都叫我‘诗片警’,平时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刘天雨说根本没想过出名,只是爱写。 刘天雨出了一本诗集《肉身成佛》,就收录了这首诗。“在收入诗集时,‘我哽咽着回答’改成了‘我只能这样回答’。”刘天雨说。 入选作品 既有大家也有新人 “512地震诗歌墙”由清华大学设计,长51.2米、高2.28米。第一部分是以黑色花岗岩为主的墙面,刻有著名作家阿来撰写的序文,接下来是青灰色的大理石墙体,用黑色阴文或阳文雕刻出20位书法名家书写的20首地震诗歌。每首诗下面会有中英文对比翻译。 20首上墙诗歌,是由9人终审团,从全国各地的读者和诗人寄来的2万多首地震诗歌中精心遴选出来的。评委包括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诗歌批评家谢冕,著名诗歌批评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思敬,著名诗人、原《诗刊》主编叶延滨,著名诗人、原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韩作荣,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梁平等。 据《星星》诗刊主编梁平介绍,这9人均担任过鲁迅文学奖的评选工作。入选作品的作者,既有在中国诗坛赫赫有名的大家,也有在网络上走红的诗歌新人,其中包括流传度极广的苏善生诗作《孩子,快抓紧>他*的手》、王平久诗作《生死不离》,也包括刘天雨的诗歌《让天堂再来一次地震》,这些诗作都紧紧锁定了两个主题:爱与重生。 本报记者 刘晓军 |
好诗有好报——重贴我诗《让天堂再来一次地震》 (2011-04-17 01:52:33) 转载标签: 地震诗歌墙刘天雨诗歌文化情感 分类: 诗歌 汶川大地震期间,我共写了与地震有关的十四首短诗,一首长诗。《让天堂再来一次地震》写于2008年5月17日,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五天,随后便发于“诗江湖”诗歌论坛。最早由伊沙连同其他诗人的优秀诗作一起推荐给刊物发表。伊沙称这些诗歌在他眼中不仅是地震诗,更是好诗。这首诗曾选入黄礼孩主编的《诗歌与人•汶川地震诗歌专号》及《震悼·祭奠汶川大地震遇难孩子》一书。后由沈浩波推荐收入《珍藏感动——汶川·生命之诗》书中。在这本书中,本诗的题目被改为《大地与天堂》,可能其时正在声讨“纵做鬼也幸福”,编辑出于谨慎吧。我在网上搜索时曾发现像《都市女报》此类报纸也发表过这首诗。还有其他地震诗选本因为我只看到自己的名字,一直也没有收到样书,所以不能确定到底选的是我的哪首诗。此外,本地的《陕北》、《榆林新青年》杂志也有发表。因此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我流传最广,发表最多,收入选本最多的一首诗。 此次,能够从20000万多首诗歌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成为永远铭刻在四川省什邡市穿心店地震遗址公园内即将落成的“5•12”地震诗歌纪念墙上的20首诗歌之一,我是非常意外的。事先我并不知情,后来才知道通过热心读者、诗人的推荐,经过网络公开投票,9位由当代著名诗人、诗评家组成的终极评审团的评选等层层考验,最终入选的。在此,要感谢诗人姜红伟的推荐,此前我们素不相识。 当看到这一消息时,我非常激动。一首诗能够得到读者和同行的肯定,作者本人是多么的开心。而身为一个诗人,一生能有一首诗有如此待遇,足矣! 诗人马非说,好诗有好报。诗歌有诗歌自己的命运。我为这首诗有这样的命运而欣慰、而自豪。 (摘自刘天雨博客)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