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古镇书生 发表于 2016-3-31 09:34:35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是个大节日。旧日,马镇清明节特别隆重。清明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忙碌起来,生豆芽,做豆腐,蒸馍馍。清明节期间村里还要杀猪宰羊,家家都要卖一些肉食用。
特别有趣的是家庭主妇都拿出看家本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制作“寒猪寒羊”。其实制作“寒猪寒羊”,说白了就是捏面人,做法和蒸馒头差不多。只不过把面团做成猪、羊、植物,动物、飞禽走兽的模样。制作“寒猪寒羊”,是一项技术活,细致活。妇女把面团加进各种颜色,调配成各式各样的面团备用。用针,发卡,梳子等工具,细心雕刻,做成的“寒猪寒羊”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旧时有寒食节,也是一个大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春秋时晋文公为了纪念烧死的介子推而设立的。因为禁火,人们这一天只能吃冷食,故称“寒食”。 所以乡亲把这些面制品称“寒猪寒羊”,取纪念寒食节之意。现在寒食节已经和清明节合二为一,故清明节也叫寒食节。
过去人们生活困苦,特别时陕北十年九旱,地瘠人贫,一年之中吃不了几次白面馍馍。所以“寒猪寒羊”显得特别珍贵,孩子们早就盼望清明节的到来。可是“寒猪寒羊”不能马上吃完,只能吃一两个尝尝鲜,解解馋。其余的由主妇按人分配,用线把“寒猪寒羊”和红枣串联起来,挂在孩子们摸不着的墙上慢慢享用。就那么几个,不到一斤面的“寒猪寒羊”有的能吃一年。
清明节的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所以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过去农村迷信风水,做什么事情都要请风水先生看日子,特别是红白喜事。但是清明节这天例外,可以给坟头填土、修补坟茔、立碑、烧串宇(马镇语,纸宅)。许多在外工作、经商的人都要赶回为先人上坟。马镇人也是一样,清明节吃过早饭,凡是能走动的男丁,都要给先人上坟烧纸,进行悼念。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3 无聊无聊
低调小小娇。 发表于 2016-3-31 09:37:3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原来清明还有这么多故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古镇书生 发表于 2016-3-31 10:05:44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是的·。神木县文化底蕴十分厚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神木小胡同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0:33:4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很重要。 发表于 2016-3-31 11:45:56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