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最忆旧时赏春联

阅读数:1911  |   回复数:4
塞北雄姿 发表于 2011-6-23 16:34:18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塞北雄姿 于 2011-6-24 09:06 编辑

最忆旧时赏春联

刘厚伟

             兔年伊始,我象以前一样,独自走在大街小巷寻觅“手书春联”,以便大饱眼福。但令我特别失望的是:诺大的一个县城,家家几乎全贴的是清一色电脑排版印刷的复制品。“手书春联”这一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正离我们渐行渐远,即将成为现代人弥足珍贵、凤毛麟角的“历史文物”,由此,我们儿时记忆中那红红火火、浓浓的“年味”也渐渐地变淡……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使我更加怀念旧时的春节,情不自禁地想起儿时的过年:那时虽然经济拮据,但浓浓的年味十足,给我的童年留下无限的乐趣。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便是写春联、赏春联。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那时每年腊月二十七、八,家家都准备好红纸和墨汁,去村里写字最好的人家排队等候,家里挤满大人小孩,摩肩接踵,简直比赶庙会都热闹。我便借此机会,现场观摩书写者“高超”的技法,把人家佩服的五体投地。往往是自家的对子写完,也不忍离开,看上一整天还觉得不过瘾。大年初一,就偷偷地挨门逐户去欣赏别人家大门上贴的春联。由此迷上了写字,小学三年级开始练毛笔字,五年级开始为自家写春联,刚上初中就为全村人写春联,有时一写就是一整天,但却乐此不疲。
       后来上了高中,进了县城上学,有了更多机会去沐浴墨香。尤其每年春节贴的春联,就是一场颇具规模的书法作品展览会。我几乎跑遍县城的大街小巷,去欣赏人家大门上贴的“墨宝”,县城毕竟是县城,让我这个乡巴佬大开眼界:有端庄秀丽、入木三分的楷书,古色古香、力透纸背的隶书,行云流水、洒脱俊逸的行书,天马行空、气势磅礴的草书……令我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年文化中,写春联、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联和书法就是一对天生的姊妹艺术,所以“手书春联”是书法艺术和对联艺术的完美结合,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的高度统一,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它既为文人学者所欣赏玩味,有被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雅俗共赏,文以载道。因此,“手书春联”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更是世界文化艺术殿堂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可惜在当今时代,电脑排版印刷的春联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冲击着“手书春联”这一传统文化艺术中修身养性、淡定从容的人文情怀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人们都被急功近利所驱,也是当今人们物欲横流、心灵浮躁的体现。有的小孩子甚至不知到以前的对联是人用手亲笔写成的,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经济固然要发展,文化是根本,科技的发展助推着文化的衰退,难道这不是当今文明的一种悲哀吗?长此以往,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下一代人身上传承?如何在下一代人身上弘扬?!
       “梅兰竹菊可养性,琴棋书画能陶情”,虎年岁尾,我始终坚持贴自己亲笔写的对联。有人不解,便问:“现在满大街都是卖对子的,你买几副省钱又省事,为什么要自己写?”我答:“人各有志,有人喜欢摆塑料假花,有人更喜欢栽鲜活的真花, 假花只能观赏,真花还能净化空气。”是的,“手书春联”就是“真花”,是有生命的:是书写者字、书、心、情的载体,也是书写者人生履历、学识修养、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正所谓“人以字传”、“字如其人”的道理,所以它是活的;相反,“印刷春联”就是“假花”,它是死的,冷冰冰的毫无生机,大多内容陈旧,文字流俗,千“联”一面,缺少人文雅趣,更谈不上陶冶情操,赏心悦目了。
            正当我一路心灰意冷时,突然眼前一亮:见一户人家大门上有“虎岁扬威兴骏业,兔毫着彩绘宏图”的对子,内容新颖,气势不凡;字写得更是遒劲有力,笔法老练。我如获至宝,驻足凝神,细细揣摩,受益匪浅。打造书香榆林、普及书法艺术、弘扬传统文化,首先应从家家过年贴“手书春联”做起,全民动员营造一个“春联贺岁,书法迎新”的良好社会氛围,让飘香的翰墨为我们的春节增加浓浓的年味吧!正像这幅春联写的一样:回望历史,怀念过去,是为了更好的成就今日之骏业,描绘明朝之宏图。在物质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反思自己心灵深处的精神世界,更要追求高品位的文化生活。
                  2011年2月12日写于神木  刊发于2011年2月20日《榆林日报-文化陕北》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1 无聊无聊
配_角_ 发表于 2011-6-23 17:35:38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轻雨莉人 发表于 2011-6-26 23:21:06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这篇在博客看过,随后交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忙里偷闲 发表于 2011-6-28 01:46:55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欢迎啊,又来了一位写作高手。
尤其喜欢这段:“人各有志,有人喜欢摆塑料假花,有人更喜欢栽鲜活的真花, 假花只能观赏,真花还能净化空气。”是的,“手书春联”就是“真花”,是有生命的:是书写者字、书、心、情的载体,也是书写者人生履历、学识修养、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正所谓“人以字传”、“字如其人”的道理,所以它是活的;相反,“印刷春联”就是“假花”,它是死的,冷冰冰的毫无生机,大多内容陈旧,文字流俗,千“联”一面,缺少人文雅趣,更谈不上陶冶情操,赏心悦目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子然 发表于 2011-7-1 10:11:0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人各有志,有人喜欢摆塑料假花,有人更喜欢栽鲜活的真花, 假花只能观赏,真花还能净化空气。”是的,“手书春联”就是“真花”,是有生命的:是书写者字、书、心、情的载体,也是书写者人生履历、学识修养、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正所谓“人以字传”、“字如其人”的道理,所以它是活的;


这段文字让我想起了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关于美的思考。手书春联的意味,在我看来,如《花未眠》中的意旨——美,在于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