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主要欺负行为 ·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画侮辱画。 ·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主要表现是欺负、欺负弱小的人,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 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是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 在中国,校园暴力一般要到非常严重,甚至已经触犯刑法的程度,才会受到社会注意。例如:邯郸26中女学生吴华被同校七八个女生多次暴打、折磨,被送进医院;广东开平的一位初二女生因为得罪了校园里拜把子的七姐妹,被掳到一家宾馆。七姐妹找来四个未成年少男轮奸了这个女生,对她肆意殴打、凌辱,并将施虐过程录像,上传网络取乐。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除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长期欺负别人,会很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等等,“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等等问题。 孩子有以下异常,家长应该注意: 1. 身体伤痕 如果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人为伤痕,诸如瘀伤、抓伤及其它伤痕,那很可能是孩子受到暴力侵害。要注意,如果孩子经常穿着长袖衣服,即便是温热天气也如此,他/她可能是想遮掩伤痕。 另外,孩子的身体如果会出现小毛病,如头痛、胃痛,也是一种征兆。精神压力和焦虑或许会造成这些病状。 2. 丢失或损坏个人物品 虽说有些孩子会把个人物品保管得乱糟糟的,但如果发现他/她经常丢失一些个人物品,比如说鞋子、首饰、文具等,或者衣服、书包等物件总是有破损,那么家长就要留心了。 3. 如厕习惯改变 孩子是不是非得等到回到家才上厕所?虽然有点奇怪,但这也是受暴力侵害的一种征兆。学校的厕所由于位置特殊且不易受到监控,这里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 4. 突然失去朋友 5. 饮食习惯改变 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中午留在学校吃饭的学生身上。如果孩子回到家狼吞虎咽地吃饭,那很可能他/她中午没有吃饭。饭堂也是校园暴力发生的高频场所之一。 另外,如果孩子突然暴饮暴食,或者失去胃口,那有可能是因为受到暴力侵害而导致的情绪压力问题。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