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神木县始终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紧密结合,着力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面下功夫,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保增长 ------ 出台临时经济干预措施 为应对经济危机,实现保增长目标,神木县出台了临时经济干预措施:一是增量限价。启动条件较好且安全有保障的煤矿投入生产,保证向兰炭、发电企业供应原煤。并降低煤炭价格,提高生产效益;二是减负降价。暂停征收兰炭企业煤管费、教育附加费、价调基金和个人所得税,降低高耗能企业用电价格,降价部分由县财政据实结算补贴。三是循环运作。鼓励煤矿、兰炭、载能、聚氯乙烯和电厂等企业**结对生产,形成县内循环体系。四是银企对接。召集县境内各金融机构负责人、部分企业代表召开银企对接会,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融资主渠道作用。五是提升管理。向精细管理、安全生产要效益,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加强企业营销管理。全力保住老市场,积极拓展新市场,减少中间营销环节,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 通过各项措施的严格落实,大部分工业企业陆续恢复生产。全县投产煤矿由年初的9户增加到目前100户;60万吨以上的兰炭企业由年初的4户增加到目前的14户,产能由85万吨增加到455万吨;电石企业由年初的7户10条生产线增加到23户30条生产线;金属镁企业有4户生产;发电企业有一半机组维持运行;神木化工甲醇生产线生产平稳,北元化工4月6号开车复产;5户水泥企业全部投产。1-5月份,全县预计完成GDP120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总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42.7%,地方财政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现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同比增长27.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8亿元,同比下降17.6%。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8.6亿元,同比增长38.08%。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以外,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呈显上升态势,实现了保增长目标。 保民生 ------ 推进十大惠民工程 神木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民生的投入,今年,该县投资13亿元,较去年增加5亿元,继续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实施教育优先工程,普及12年免费教育,新建职业技术学院和特殊教育学校;实施医疗健康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全民住院免费医疗,彻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实施公共文化工程,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和21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即将建成启用;实施扩大就业工程,继续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和"人人技能工程",增加就业,鼓励创业。积极协调驻神中、省企业优先录用神木籍大学生;实施社会保障工程,率先高标准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同时提高低保、五保标准,保持全省最高水平;实施住房安居工程,建设经适房二期5万平方米、廉租房3万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1000户,有效解决城乡无房户的居住困难。近期,通过积极争取,神华集团愿意计划投资4亿元,为神木煤矿塌陷区建设1000套农民新居,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塌陷区近5000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扶贫济困工程,加大对残疾人、特困家庭的救助力度,对重度残疾人进行免费供养。 保稳定 ------ 争创省级平安县 今年,神木县明确提出要创建省级平安县,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保稳定工作。一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出台了《神木县信访责任追究办法(暂行)》,进一步夯实了信访工作责任。实行定期矛盾纠纷排查制度,随时掌握社会稳定状况。二是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县城和大柳塔、锦界等重点城镇实行了"网格化"巡逻,安装了治安监控探头,发展了1200名"红袖章"志愿者,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实现群防群治。三是坚持严打和重点整治。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三打击、三整治、两排查"为重点的严打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分子,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四是狠抓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不定期排查重点行业和重点场所的安全隐患,开展煤矿、非煤矿山、交通安全大整顿,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和群众生命安全。(榆林市学习实践活动办宣传组)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