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淡百合 于 2011-8-18 16:06 编辑 8、 M:回到宾馆不久,他们的工作弄完了,来接我,说是去陈独秀的墓地。 哦,真的要去了。 冥冥中真有缘分这样的说法,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旅行之前刚刚看了《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恰恰是在电影中,冯远征演的陈独秀站在高楼上散发传单的那一幕,遗世独立热血沸腾的形象,以及演讲时声嘶力竭的拼命样,让我想要查一查关于陈独秀这个人物的故事。看完电影,先后翻了很多的文字。翻得资料越多,对陈独秀,越多的敬重。 要去他的墓地了,我有点紧张。似乎是没来由的。其实有原因的,查阅资料的过程,读到过关于他的墓地许多的故事。曾经,他死了之后,陈独秀之墓,这几个字是不敢堂而皇之地书写到墓碑上的。 马上,我们要堂而皇之地去探访这墓地。 开车的是帅帅的安庆小伙子,长得高高大大,穿着蓝色横道T恤。车子走了一会就到了地方,下车,太阳火辣辣的。先去了陈列馆,讲解员是个男的,***洋溢地给我们讲述了陈独秀生平事迹。墙上有陈独秀家族姓名,同来的朋友指着陈独秀孙女一栏,里面写着陈长璞的名字,说是那个开车载我们来的小伙子的妈妈。我只好无比惊异地不断地看他,给他拍照片。他性格很好,总是笑笑的。并没反感我用镜头对着他。 他告诉我,他跟了母亲姓陈,舅舅家生了女儿,外公决定叫他姓陈,并取名仲毅。和仲甫的仲是一样的字。他对外公陈松年特别的崇拜,说外公是博士,什么都懂。他在和我一样的企业里,在生产一线做技术的工作,他微笑着对我说,这样挺好的。听仲毅说这些,我觉得陈独秀的后人,在刻意地与政治有关的东西保持距离。革命家陈独秀沧海何辽阔,龙性岂能驯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强烈的光辉,也有不堪回首的黑暗。 墓地里很安静,除了我们一行几人外,再无别人。看那大型的浮雕,雄伟的牌坊,高大的铜像,总觉得有些难过。这些,对于陈独秀本人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一点都不能抵消他生前所受的苦难。对于后人,这却是最好的安慰。这是先祖的人品、思想、行为得到认同的标志。烈日炎炎,墓园寂寂,历史的风吹过,并不是没有痕迹。是非对错,自在人心。 凭吊结束的时候,我得到一本赠送的《陈独秀诗存》。 我说:仲毅,签个字给我,做个留念吧。 他笑着,双手一挡,说:我哪里敢,你要喜欢,我回去叫妈妈签。妈妈本想今天过来陪同,因为刚从重庆赶回来,身体不舒服,所以没来。 我:麻烦她,我可不敢,我们明天就离开安庆了,那就不签了吧。仲毅一直说:没事的,没事的,我叫母亲写好,邮寄给你吧。 当我们旅行回来,收到来自安庆的包裹时,真的很激动。陈长璞女士不仅在《陈独秀诗存》上签名,并又赠送我一本《独秀文存选集》。更感动人的是,她还给我写了信,信中说:“科学与民主这两大主题,自“五四”倡导以来,在我国境内的“作业”还没有做完。”诚如她说,我们要走的路还很漫长。多少年都没有收到纸质的信件了,又是来自这样一段偶然的渊源。我自是特别珍惜这一切,感激的心,不晓得如何表达。 我把所有的,都放在心间。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