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淡百合 于 2011-8-22 12:37 编辑 10、 M:这一天是7月10日。在当地朋友的推荐安排下,我们去了天柱山。天阴沉沉,时有濛濛细雨相伴而行。 早就晓得黄山归来不看岳,此次安徽行,我们没有去黄山,同行的人很遗憾,我一点都不觉得,名气大的风景,人头攒动的样子太恐怖了。还是远离较好。天柱山人少,究其原因我归纳了三点:一是当日天气阴雨,二是相对黄山名气较小,三是安徽好看的山太多了。 不管因为什么,人少,让我觉得莫大幸运。 天柱山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被誉为“江淮第一山”。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封其为“南岳”,后隋文帝杨坚拓展南疆,改封衡山为南岳,但天柱山仍以“古南岳”的尊号而备受世人仰慕。 M,你看,就是这么一个我之前不知晓的山,居然来头这么大。这就是安徽,总是给人意想不到的惊讶。 七月的天柱山满目的翠绿让人嫉妒,恨不得拽一些回去洒在二郎山上。让家乡的山,也可以郁郁葱葱。 石头缝中长了千年的松树,风骨清奇冷峻,卓立山岩,安静地接受我们的惊叹。世间一切喧嚣纷扰皆与它无关,它唯一的信念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悬崖上大大小小的松树形态各异,坚定地迎着太阳,共同举办一场苍翠不绝的个人展览,期限是千万年。 山上的石头,冷硬傲然地耸立在在天地间。我们拍照,喧哗,它自岿然不动。唯缭绕的云雾,温柔地与巨石相伴,一个冷硬,一个柔软,它们一起形成了至美的景观,隐隐约约中弥散着云天之上的召唤,使我心神恍惚。 天柱山是国家级的地质公园,地壳运动挤压形成的巨石,千百年被人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给奇形怪状的石头逐一命名,这似乎成了一个习惯。祖国大江南北的景色,总是有一些刻意编出来的神话了的故事骗人。这说明,我们是一个喜欢玄幻传说的民族。好像不是坏事。不过,我也不晓得好在哪里。 听导游讲这个是大象,那个是老猪;这个是包子,那个是馒头;这个是姑娘,那个是和尚……不禁觉得可笑,何必徒劳地把简单的石头搞成复杂的样子。不需要任何的故作风雅凭空附会,它们作为石头的样子,足够美妙。再来画蛇添足有意思吗。 当然,这微微的不满,我没有讲给那个叫做汪毛伢的导游女孩听。靠山吃山么,人家女孩就靠向游客讲述这个赚钱的。非要拆穿,就是没眼色。再说,好像人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的,尽管是欺骗,可谁能管住大家自愿陷入。 她告诉我们,她就是这山里的人。我询问时,她企图掩盖自己的名字,说是爹娘给取的名字很难听,怎么也不告诉我,在她准备掩盖导游证时,我已飞快瞄了一眼,嘿嘿。然后,我就忘不了汪毛伢这三个字了。我觉得这名蛮好的,她却羞于示人。审美取向每人自有标准,外力无法干扰。 下得山来,居然看见三五村妇叫卖娃娃鱼。我滴那个天,记得射雕里黄蓉为了娃娃鱼,过渔樵耕读把守的山门时,可是吃了不少苦头。由此我晓得,娃娃鱼是极稀罕珍贵的,她们怎么可以随意地装在饮料瓶子里,一条只要三元钱呢。导游汪毛伢淡淡地说,娃娃鱼、珍珠黄杨都是我们这里特有的。我便略有些嫉妒地嘀咕:饶是你们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不能这个样子暴殄天珍嘛。 M,就是带着这样一种仇富的小情绪,我怀着嫉妒,离开了天柱山。呵呵。你最好绷着,别笑。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