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格化”巡防体系,是 我 县公安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警务运行模式的一次重要实践和大胆探索,是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重大转变,对遏制街面刑事犯罪高发势头,增强群众安全感,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市各地学习借鉴。 今年4月12日下午,县公安指挥中心指令:有人报警称找到自己被盗的摩托车,需要帮助。公安局巡警大队第一巡逻中队**接到指令后迅速赶往现场,并将使用该摩托的两人带回审查。经逐步审查深挖,一举将以刘某为首的违法犯罪团伙摧毁,抓获嫌疑人8名(该团伙涉嫌砸车盗窃、入室盗窃、故意伤害、销赃等多种违法犯罪,涉案金额3万多元),知情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这是 我 县2006年实施“网格化巡逻”以来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据初步统计,神木城区抢劫(抢夺)、盗窃发案大幅度下降:抢劫案件发案2008年较2007年下降32.7%,较2006年下降40%;盗窃案件发案,2008年较2007年下降20%,较2006年下降48%。至于4年来在巡逻中究竟解决了多少问题,发现了多少线索,为人民群众办了多少好事、实事,县公安局副局长、巡警大队队长、人称“老公安”的张世韶说:“太多了,无法详细统计。” 但是,工作生活在神木县城的广大干部群众心中自有一秆秤:他们感到神木平安安全多了,人们可尽心投入工作,尽情享受生活了。公安局巡警大队连续两年被省公安厅命名为全省“一级巡警队”,2008年在全省公安系统目标责任考核暨“创佳评差”竞赛活动中被评为全省“十佳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两次 等, 全国许多市县区和公安部门负责人来到神木,学习考察“网格化巡逻”的做法和经验。前不久,中、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检查组在神木检查工作时,对该县的这一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随着煤炭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加,一度时期神木县刑事发案出现强力反弹,侵财型犯罪发案势头迅猛,群众反响强烈,神木被市公安局确定为街面 “两抢”犯罪防范的重点。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县公安局在县委、县**、县政法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多方借鉴省内外警务工作先进经验,启动实施 “网格化巡逻”防控模式: 一是巡逻工作网格化。把190多名巡逻警力划分为4个巡逻中队和1个机动处突中队,“三班三运转”,做到城区24小时不失控。第一、二、三巡逻中队负责日常“110”处警和采取汽车、电瓶车、摩托车、步巡等多种形式,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进行重点防控。 第四巡逻中队负责后勤保障和督查考核,机动处突中队负责处置突发性事件、开展便衣叠加巡逻防控和执行安全保卫任务等工作。针对地域特点、人口密度、治安复杂程度等状况,该大队按照“5分钟防控圈”要求,把城区划分为14个巡区,并在每个巡区设置必巡线、必巡点、停靠点和设卡点,使巡逻区域由主干道向次干道延伸,由主街面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延伸,警力向案件高发时段、防范薄弱环节、便民服务时段倾斜,做到“白天见警车,夜晚见警灯,公共场所见警察”,最大限度对城区治安进行实时监控。 二是巡逻勤务制度化。该大队按照“决策跟着动态走,警力跟着警情走”的要求,优化勤务运作模式,信息导警、重点布防,把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等纳入视线范围随时监控。去年10月19日深夜,机动中队**在老街巡逻时发现一辆白色长安车,行迹可疑,遂对其进行跟踪。该车发现尾随的警车后加速逃窜。**拦截住该车,当场缴获自制毒品97.6克,砍刀两把。该队要求“高峰巡点、平峰巡线、低峰巡片,有警即处、无警即巡”,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整体布警和防控格局;制定“以堵口查车为防线,徒步巡逻为哨点,机动巡逻为拳头”的勤务制度,保证城区社会面上有足够的警力。 三是巡逻勤务规范化。每天进行勤前训示和收岗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点评;建立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决策平台,尽力使巡逻重点与案件高发部位相一致;制定《接处警规范》等一系列规范**行为的工作制度。 本文来自神木新闻网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