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每日话题] 大学生一个月工资仅160块?无耻公司狡辩说因为她没有带来效益!现在大学生好可怜

阅读数:745  |   回复数:2
乾隆 发表于 2016-7-20 18:04:31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转眼又到了毕业求职季,经过四年的学习,大学生终于要走出无忧无虑的象牙塔,开始准备每天为面包而奋斗的日子了。也许初涉职场,意气风发的你真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心态。然而,现实却总不能尽如己愿,光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长春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小雪(化名)最近就因为工作的事头疼不已。


原来,她在网上应聘了一家娱乐传媒有限公司,结果顺利上岗,工作一个月后,终于盼来了第一笔工资,而这笔工资只有160.25元。
女大学生的求职经历 合同上标注第一个月基础工资1750元

18日上午,小雪对记者表示,自己目前已经从公司离职,到手的工资也只有160.25元。


小雪称,自己是在网上找到的这份工作,“5月26日去公司面试的,面试合格后,有5天培训期,然后就开始试用期。”小雪6月1日正式入职,入职前,她与所在公司———长春市麦莎娱乐传媒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员工试用期合同》,合同标注第一个月基础工资1750元。
“我提出底薪2500元,他们同意了,然后试用期按照70%发工资,就是1750元。”小雪表示,入职后公司负责人告诉她,工资是根据绩效算成绩的,“就是每个月会给我布置一些任务,后面标注每个任务哪天完成,如果完成好,计1分,没完成就是零分。”
“第一个月给了我30个任务,工作量特别大,通过率很低,后来还经常临时添加工作。”小雪说,6月29日,负责人找到她,表示她工作干得不好,双方协商后,小雪选择了辞职。“30号我正常是休息的,其实就算干满了一个月。”

扣了1500多元到手工资只有160.25元

然而,让小雪万万没想到的是,到了7月15日发工资的时候,她只拿到了160.25元,这让她很气愤。“我以为扣除我请假的几天,至少得给我开 1400元左右,没想到这么点,吃饭都不够啊。”带着疑问,小雪找到了公司的负责人纪女士。
“行政经理说我后面的工作分数都已经被老板扣除了,加上一次迟到,总共扣了1500多元。”小雪说,她特意上网查了一下长春市最低工资标准,是1480元。“没有这么干的,我上了一个月班,到手就一百多元钱,这不相当于免费用工吗?”
小雪称,她还有一个朋友也是在这家公司工作,第一个月工资仅仅拿到了145元,第二个月一分工资都没要到。

公司负责人:她没能带来效益

当天下午,新文化记者与长春市麦莎娱乐传媒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纪女士取得了联系,针对小雪工资一事,纪女士表示因为小雪的绩效没有提交,行政部门无法核算。
“我们走的是绩效工资,做多少工作,开多少钱,她虽然在我们这工作,但不出活儿啊。”纪女士表示,小雪在单位并没有底薪,小雪的工资完全按照绩效,绩效工资是1750元,扣除未完成工作和考勤,就剩下160.25元。“合同上写的是基础工资,跟基本工资是两码事。”纪女士称。
“我是给她开得少,但主要因为她没能给公司带来效益,绩效也没有按时交,平时工作态度散漫,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如果按照她说的,上了一个月班,但都干了哪些事,可以一件件说出来,我都可以给她补。”

纪女士表示,小雪在应聘时表示能从事多种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她发现小雪并没有工作经验,“她的工作是策划文案,需要写东西,但很多都是我一句句教的。”

小雪曾向记者提供了一张绩效表格,上面标注了小雪工作当月完成工作的情况,针对这张表格上十余项已完成的工作,纪女士表示小雪完成的这些工作并不符合公司要求。“而且我们的工作都是有完成期限的,如果逾期未完成,是要进行减扣的。”最后,纪女士表示,如果小雪认为所得工资有异议,可以通过劳动部门进行仲裁。

律师说法:企业需举证扣发工资依据

针对此事,律师表示,劳资双方订立的《员工试用期合同》中“甲方布置的阶段性或临时性工作要求”是否有违法之处,以及用人单位实际发放低于本市最低标准的工资是否有合法依据,都是纠纷争议的焦点。对此,劳动者小雪可以向该公司注册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解决,用人单位对于扣发工资的依据负有举证责任。

同时提醒广大应届毕业生,入职时一定要和公司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毕业生如果遇到劳动争议,可询问律师,或者拨打劳动保障电话举报。

初涉职场7要:

1一要,认真了解企业文化


每家公司都有林林总总的成文、不成文的制度和规则,它们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公司的精髓———企业文化。想迅速融入环境,在公司里如鱼得水,就要对这些制度、规则烂熟于心,严格遵守。初来乍到,切记莫逞英雄,天真地想去改变公司现有的文化,这样你只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2二要,快速熟悉每位同事


忽然跳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圈子,面对的是一张张或亲切、或深沉、或谦虚、或倨傲的脸。从中找到几位兴趣相投、价值观相近的,与之建立友谊,尽快打造自己在公司里的社交圈。这样,一旦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不愁没人对你进行点拨;遭到恶意刁难时,也不致没人出手援助。不过要注意,与同事搞好关系应把握一个度,千万不要钻进某个狭隘的小团体,拉帮结派只会引起“圈外人”对你的对立情绪,有百害而无一利。

3三要,做事分清轻重缓急。


一个人的能力、精力有限,谁也不是超人,不可能一夜之间解决所有难题,做完所有事情。当一大堆工作同时压到你身上时,按“轻重缓急”的次序依次完成,是最合理的解决之道。暂且把那些杂七杂八的小事搁下,集中精力处理棘手的事情,安抚要求苛刻的客户。做好一件事,远比事事都尝试、最终却一事无成要强得多。

4四要,绝对遵守公司章程。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有些是无论在哪里都必须遵守的,比如不迟到、不早退、办公时间不打私人电话、不揩公家的油等等。也许没有人因你早下班10分钟而指责你,但老板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在这种小事上栽跟头,可真是得不偿失。

5五要,学会任劳任怨。


一般说来,一开始用人单位都会把一些琐碎、单调、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交给大学生,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他得到锻炼。这个阶段缺乏乐趣和挑战性,往往让大学生觉得自身价值无法体现。其实这个时候应该任劳任怨地做好。要相信,这只是小小考验,只有表现好,才有机会获得进一步施展才能的机会。

6六要,和老板适当保持距离。


怎样拿捏和老板的距离,向来是职场新人的一大困扰,既不能拒之千里,也不便“紧紧追随”。和老板适度保持距离是必要的,尽量避免“马屁精”的嫌疑,否则会在无形中失去许多同事的信赖。当然,对老板要绝对尊敬,万一与之产生冲突,一定要克制克制再克制,不然只有另谋高就了。

7七要,会工作,也要会娱乐。


无论是新潮时尚的电脑网络游戏,还是有贵族气息的高尔夫球、网球,或最大众化的麻将、象棋、扑克牌,总得会上一两样。和同事一道参加娱乐活动,是联络感情、拉近距离的绝佳方式,很多时候,友谊就是从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中衍生而来的。“书呆子”在职场中不会受欢迎,既会工作又会玩的人才能左右逢源。


初涉职场4不要:

1一不要,好高骛远。

初涉职场最常见的问题是择业的盲目性。有些大学生对自身缺乏正确定位,抱着好高骛远的就业心态进入职场,希望一下子就进入高层管理岗位。其实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首先是要从自身来适应社会,以自身条件为前提,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工作。

2二不要,锋芒毕露。
年轻人往往锋芒毕露,但在职场里,还是韬光养晦比较好。太急于显露自己的才能和实力,盼望尽快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刮目相看,表现得急于求成是很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会给人自高自大的印象,更主要的是会使你过早地成为人们的竞争对手,倘若你没有厚积薄发的底牌,一旦成为强弩之末,那只有被人嗤之以鼻,逐出场外。所以,别太拿自己当回事。

1三不要,不要怕吃亏
刚毕业的大学生被称为“职场新生代”,平时在家在学校都不免有些养尊处优,大事做不好,小事不屑做。工作里或者与同事的相处过程中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容易怨声载道。其实在工作的过程中,多表达对别人的敬意并时常恰当的使用礼貌用语,或者热心跑腿,合理的情况下多帮助别人完成份外的工作,都不是吃亏。平时工作中应该多考虑其他同事的感受,多感谢他们平时对自己的帮助。加班更加不是吃亏,反而是福。因为学会合理加班,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4四不要,不要怕说“我不懂”。
初入职场,对公司的特点、运营方式尚不熟悉,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敦促自己迅速进入角色。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妨直说“我不懂”、“我还不大明白”,或向有经验的同事讨教,无论对方学历有没有你高。不懂装懂或抛开问题不管是最不可取的做法,那样的话,就等着“老牛拉破车”般地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慢慢蠕动吧。

大学生初涉职场,在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有效的工作经验的积累,学会从一个“学校人”变成“职业人”,逐步提炼自己的职业含金量和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是保证职场顺利发展的有效手段。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3 无聊无聊
低调小小娇。 发表于 2016-7-20 20:58: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苦逼的大学生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北方有个孫先森 发表于 2016-7-21 08:40: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