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016年·大美榆阳·杏树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第一站:张季鸾纪念馆 早上8:30,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在榆林季鸾公园凤凰阁一楼,现场上百人一起参与了“张季鸾纪念馆揭牌”仪式。诚如标题所言,张季鸾被后世喻为“报界宗师”。 ![]() ![]() (纪念馆内张季鸾的雕像和画像) (备注:如果有人觉得看名人不如欣赏美景,可自行到分割线后欣赏田园风光式的美景) 张季鸾祖籍在陕西榆林榆阳,于1888年3月生于山东邹平,1941年9月,病逝于重庆,享年54岁。张季鸾一生秉持民族大义、追求精神自由,坚持对时局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评论。早年远赴东瀛求学,学成归国后,担任孙中山的秘书,辛亥革命后,在《大公报》执笔15年,撰写社评超过3000余篇,其中“三骂”社评轰动全国。 季鸾公园 ![]() 凤凰阁 ![]() ![]() 馆内陈设的展览品 ![]() ![]() ![]() ![]() ![]() ![]() ![]() ![]() (天津大公馆场景: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 ![]() ![]() ![]() ![]() ![]() ![]() ![]() ![]() 馆内游人 ![]() ![]() ![]() ![]() ![]() ![]() 揭牌仪式 ![]() ![]() ![]() ![]() ![]() ![]() ![]() ![]() ![]() ![]() 在张季鸾先生灵骨迁回两周年之时,位于榆林季鸾公园凤凰阁一楼的张季鸾纪念馆于8月16日建成并揭牌。原省政法委书记霍世仁、中国城乡发展中心副主任蔡甦、榆阳区委书记苗丰等领导人和张季鸾嫡孙出席开馆仪式。 ![]() (张季鸾嫡孙) 张季鸾纪念馆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文化工程。 ![]() 区委、区政府将张季鸾纪念馆定位为全国研究和展示张季鸾文人政治,言论报国,团结抗战,功在国家的权威性展馆。纪念馆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布展总面积800余平方米,以张季鸾一生为主线,共有十二个板块。管内拥有的民国时期四十余件实物和有关于张季鸾的独家照片是纪念馆的一大亮点。 参观完张季鸾纪念馆,现场100多人继续沿线参观了古塔黄家圪崂村、清水沟、赵家峁等乡村美景…… 第二站 黄家圪崂村:别墅林立,生活在这里人们安居乐业,安静坐立的老妪、路边嬉戏的儿童。山上翠绿的树木与黄白色的砖瓦交相呼应,一派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结合的风景,像一幅画扑进人们的脑海中。 ![]() ![]() ![]() ![]() ![]() ![]() ![]() ![]() ![]() ![]() 第三站 古塔清水沟:万亩杏林,因为杏子属季节性的水果,所以当家到了清水沟时,只看到漫山遍野的杏树,因为没有杏子,所以图片也拍少了,请大家原谅一个吃货此时落寞的心情。不过看到茂密的杏林,现场有人笑称:我们可以进去给自己洗个肺。 ![]() ![]() 第四站 赵家峁乡村游: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因为下雨有点湿。百米滑索,现代文明黄土高原风貌的结合,给久居水泥浇筑的建筑的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参观的时候天上下着小雨,但是一点也不影响人们走近窑洞的热情,黄泥巴裹就的墙,一盘热炕,安静的矗立在这个小山村中。 ![]() ![]() ![]() ![]() ![]() ![]() ![]() ![]() ![]() 第五站 中午15:00,参观完乡村美景的一行人在榆林石油宾馆会议堂参与了2016·大美榆阳·杏树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揽塞上胜景·品古城风韵”旅游推荐会。会议中,中国城乡发展中心副主任蔡甦教授做了关于乡村旅游景点的建设的专题讲座。区旅游局局长陈虎平宣读了《榆阳区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暂行办法》。 ![]() (中国城乡发展中心副主任蔡甦) ![]() ![]() ![]() ![]()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