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每日话题] 多陪陪孩子吧,这家年轻父母只顾着各自玩手机,女儿3岁了还不会叫人

阅读数:814  |   回复数:0
嘻嘻嘿嘿22 发表于 2016-8-29 09:16: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浙大儿院保健科邵洁主任每次门诊,约三分之一的家长是为孩子说话问题而来,整个科室每年诊治的与言语和语言发育相关的患者达数千例。
  几天前,邵洁主任门诊来了一位小患者美美。美美家经济条件好,爸妈工作比较忙,她由保姆一手带大。爸妈下班回到家,虽然和美美在一起,但习惯各自玩Ipad或手机,互动少。3岁的美美至今还不会喊爸妈,结果,美美就有语言发育障碍。
  近些年,自闭症患儿越来越多。据统计,美国每166个儿童中就有1个自闭症患者, 我国的自闭症发病率统计不一,近20年来明显上升。自闭症的病因可能和遗传基因有关。
  “一般来说,自闭症在16~30月龄逐渐表现明显。当然,也有的孩子在婴儿期就有明显的交流障碍, 当父母亲发现孩子缺乏与他人的互动交流,就应该警惕了。”邵洁主任指出,自闭症关键是及早发现和干预。

  她强调一个概念:优质的亲子共处时间。拿美美一家来说,她的爸妈下班虽然和美美呆在一起,但各自玩Ipad,相处时间的质量并不高。“优质的共处时间,是指家长在一天中空出一点时间陪伴孩子,对孩子的需求做出恰当的反应,逗孩子笑和孩子说话,一起读一本书或唱歌,多进行互动,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有语言发育障碍
  要及时找到病因
  发现孩子语言发育障碍,要及时找到病因,比如听力障碍、智力低下,否则会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邵洁主任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家长一定要重视。
  一、耳朵“生病”了。
小儿学话,首先得听见声音才能逐渐模仿发声、发音,并理解语言,再开口说话。听不见,一切无从谈起。另外,听力讲“敏锐度”,听得见不代表听得清。听不清,就会造成语言发育落后、构音障碍。

  二、大脑发育不正常。
脑损伤、智力低下,常伴有语言发育障碍。

  三、口腔的舌、唇、齿及下颌等运动或配合有问题。
鼻腔、口腔共鸣有问题等,都会造成说话口齿不清,医生称之为“言语障碍”或构音障碍,常说的g、t或g、k不分,就是这种。

  四、语言发育障碍。
由于大脑语言能区发育出了问题,孩子可能不理解语言,也可能语言表达能力受损,表现为没有完整的句子结构、词汇少等。当然,语言的形成,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刺激,也就是爸妈多和孩子说话。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刺激,孩子发展就会慢人一步。

  五、自闭症。
自闭症的孩子也常常是以语言发育障碍来就诊的。但自闭症最主要的症状是社交障碍,包括没有眼神沟通、没有手势交流,缺乏共同关注,其中,语言发育障碍也是主要表现。

  这张语言能力“时间表”
  帮孩子来对一对

  邵洁主任总结了一份语言发育的“时间表”,家长们可以对照看看——
  2~4个月:能发出“咿呀”发音,对妈妈的逗笑反应,会微笑甚至“咯咯“出声笑。
  5~6个月:发音种类明显增多,可以发出“d、g”等辅音,还会寻找并发现声源。
  7~8个月:开始听懂自己的名字,看懂别人的表情,如妈妈说“不“时。
  9~10个月:逐渐能将语言和动作联系起来,比如听到“再见”会摇手示意。
  11~12个月:会说些有意义的单词,比如“爸爸、妈妈”,会用食指指认常用的物品。
  12~18个月:开始能指认自己的五官和身体部位,说的字或词逐渐增加。
  18~24个月:能听懂简单的指令,能说2个词以上的短句。
  2~3岁: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那是什么?”,会说简单的句子,如“这是球”, 有一半以上的话能被外人理解。
  “一般来说,1岁以内是前语言阶段,婴儿以非词汇性的交流为主,主要是发声、发音和姿势语言的发展;1~3岁是早期语言阶段,是口语发育的关键期。自孩子出生后父母就要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多和孩子说话,并配上手势、动作和表情。”邵洁主任说,一些家长常认为孩子开口晚很正常,虽然,70~80%“晚开口”今后仍发育正常,但一小部分“晚开口”是发育障碍的早期征象,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