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神木早八点] 为能化基地建设蓄积强大推动力——访市发改委主任郭培才

阅读数:1827  |   回复数:0
值班编辑 发表于 2016-9-20 11:31:59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报记者赵小军 实习生冯浩然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既是有效扭转投资下滑被动局面的现实选择,也是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举措。就如何创新方式,突出加强协调服务,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我市能化基地建设蓄积强大的推动力,记者日前专访了市发改委主任郭培才。
记者:请介绍一下我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郭培才: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自1998年7月原国家计委批复建设以来,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陕西省政府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榆林能化基地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的集聚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点、陕西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目前,全市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采掘为基础,以电力、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成了神东、陕北大型煤炭基地和国家“西气东输”、陕京、靖西、榆济等天然气输出保障基地,正在建设陕北神府、榆横、榆神大型“西电东送”煤电基地。
记者:“三个转化”是省上支持榆林发展的重大战略,请介绍一下它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就?
郭培才: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总要求,我市深入推进“原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三个转化战略,全面确立了“用煤先取油”的理念,构建了原煤—发电、原煤—兰炭—电石或铁合金、原煤—兰炭—煤焦油—清洁燃料油、原煤—甲醇—烯烃、原煤—清洁油品、原煤(天然气)—甲醇—醋酸、原盐—烧碱、聚氯乙烯等循环型产业链,建成煤制甲醇180万吨、煤制烯烃240万吨、聚氯乙烯135万吨、兰炭5000万吨生产能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和煤炭就地转化率5年分别提高了7个和6个百分点。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建成全国首个分散式风电项目和全省首个风电场、首个大型光伏电站,新能源装机达到448万千瓦(光伏258万千瓦,风电190万千瓦),正在由化石能源为主向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并举转变。此外,我市还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模式,深化与神华、中煤等大集团的合作,推进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油等现代煤化工大型化、规模化发展,建成了榆神、榆横两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基地建成规模、技术装备均居国内前列。
记者:煤博会历来是进行项目集中签约的重要平台,我市如何坚持服务导向,着力破解难题,推进这些项目尽早落地?
郭培才:能化基地建设离不开项目支持,在煤转化项目上,全市已建成了煤制甲醇、煤制烯烃以及煤间接液化等一批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而且还建成了一批重大煤电项目,所有这些项目都有力地支撑了榆林能化基地建设。
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利用“多规合一”成果,全面实行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制度,在市、县区和产业园区设立“多规合一”辅助决策服务窗口,作为项目立项阶段首家受理单位“一站式”受理、“全流程”服务。同时,建立项目每月调度、每年观摩以及项目准入退出新机制,完善项目业主具体实施、推进单位牵头负责、行业部门归口管理、分管领导协调调度、市级领导包抓包联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确保新建项目如期开工,在建项目按时推进。特别还将全面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确保能化项目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