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50米冰蓝 于 2012-2-20 18:22 编辑 杨家城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城东北约20公里,即古麟州。 该城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 五代至宋,州刺史杨宏信,长子杨重勋(重训)和孙杨光,世守麟州;次子杨业和孙杨延昭,都是宋代名将,北拒契丹,称雄一方。世人怀着对捍边英雄的崇敬心情,改呼此城为杨家城。城东南约70米处,原有松树3株,年久树老, 枝柯相连,须两三人合抱,后人以神松呼之。金以此名曰神木寨,元以后因此命名神木县,城址旧貌犹存。城周景致幽闰,有诗云:“一径开溪畔,孤村仅几家。山花学带雨,野柳暗藏鸦。路曲分樵牧,冰澌咽石沙。相看不倦处,前路暮云遮。”(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杨家城大概就是神木城最初的所在地,杨家的雕塑在现神木城也可以见到。所以神木也被称作麟州,出品的酒也就有了麟州坊。在我的观念里,杨家人就是神木的英雄,所以给别人介绍家乡时就会提到杨家城。 一直没有去过杨家城,很多人说那里现在就是一片废墟,黄土漫漫什么都没有。只是在电视上看到,神木县要恢复杨家城遗址,重新模仿修建一些古建筑,让世代人可以记住神木的历史。今日之前有版里的驴友组织去过杨家城,本着寻根和看风景的目的,在春节大概初五的时候独自踏上了去杨家城的路。 从谷歌地图上看到从二院到杨家城的距离约为15公里,单程需3个小时。带上一些水食物轻装出发。出发时被爸妈说,“那个地方甚也么有,你上个做甚了,而且路上车多多危险,要上个打个车上个。”结果只能将所有东西放下空手上路了。 一个小时后走到北广场,拍这张照片时我的背后就是杨家城的雕塑,杨业骑着大马威武的看着远方,只是手机拍照很不清楚只能联想一下了。二院到这里约五公里。 ![]() 出城后,车慢慢多了起来,而且神木县的特色煤灰也很多。相比以前要好多了,县城内很多住宅都接通了天然气,限制了煤的燃烧。从照片的天空可以看出来,天已经是蓝的了。 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要左转了。 ![]() 左转后就是这样一条窄路,车比较多,而且速度很快,边上根本没有人行的地方。以为到杨家城的路都是这个样子了,所以停下来考虑是返回还是继续前进。最后决定打车继续,过来一辆私车,20元到杨家城。回来时候15,多付了5块。 ![]() ![]() 约7公里到达这个指示牌的地方,下车后旁边就是一条土路。环顾四周,一片荒凉,没有一个人,一大片房子都是无人居住的。沿着这条土路一直往里走,透过两边光秃秃的大树,看到远处的山也是毫无生机,枯萎的干草风中摇曳。真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因为没有鸟。一步一步往前走,脚下的黄土随着我的脚步升起一个一个蘑菇云。 ![]() ![]() ![]() 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没有信号。看看周围,没有任何生物。山谷里的风呼呼的吹,裹紧羽绒服继续向前走,不时抬头环顾四周,因为我也不确定这种鬼地方会不会有伤人的大动物,或者是伤人的坏蛋。越往里走的确有些心慌了,走的路拐来拐去,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路。孤独心慌的心和荒凉的环境,真的是绝配啊,不过总好过骑行新藏线时一个人在一望无际戈壁滩上坚持前行,偶尔还要与大狗斗智斗勇然后赛跑。 ![]() 湖面上结了冰,撒上一层薄薄的雪,很有躺上去打个滚的冲动。整个世界都是忧郁的暗色调,让人的心也一下子在风中沉静了下来。所有的植物都是杂乱的生长,又都挤在一起,他们也害怕在这深山老林里走散的。不同的植物不同的颜色,这满目苍凉的景色也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哦。 ![]() ![]() ![]() ![]() 沿着河床一直走会有很多一段一段的古木,千疮百孔的树皮描述着历史,但是还心心点点的承载着一些小蘑菇(神木话是狗尿腿)。非常的有感觉,只是回来发现拍的狗尿腿和老树皮怎么没了。 ![]() ![]() 再往前走发现没有路了,河槽也越来越窄,我确信我走错路了。 ![]() 原路返回,满意而归。没有看到杨家城,但是没有失望,我心中已经已经有了杨家城的形象,看到或者没有看到已经不重要。目的地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寻找目的时的心情,而且我再次走进自然,看到了原生态陕北的山,冬天的草哦。 等到走到杨家城那个牌子的时候,我看到不远处有一条通往山里的水泥路,回来后爸爸说那条是通往杨家城的新路。或许走那条路就是一路通途,看不到我想看的了。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