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看到:陕北神木县城原来不到五万人口。开放后,各种煤炭企业有200多家,人口也猛增至20万。致使县城吃水困难。许多进口高档车因无水美容,在街上少了威风与神气。只有一位大款不愿委屈自己的坐骑,花钱买桶装饮用水冲洗,使世人又大开眼界。 我知道杞人忧天的故事,但我不在乎别人耻笑我是当代杞人,还是想说说我对神木人的担忧。 1.我没调查,不知200多家煤炭企业、20万人口中,神木土著占了多少?如果多数是外地前来淘金者,金淘完后他们还会待在神木吗?那时的神木还能保持今日的繁华和富有吗?届时土著神木人的子孙们怎么办?靠先辈的积蓄生活?先辈的积蓄够吗?靠种地,过惯富人生活的子孙能吃下这个苦、有这个能力吗?是的,陕北富人在都市西安买楼房连网络都轰动了。可网络只说“给我也捎着买两套”,没说口气这么大的陕北人有多少?我想神木人在西安买起楼房的也大慨是一小撮。多数神木还得在家乡生活。所以这不是一个可等闲视之的问题。 2.媒体披露:包括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在内,开采量都大大超过原设计能力。当然,开采年限也大大缩短。我理解:这意味着神木“全国产煤大县”、“全国百强县”等美誉摇摇欲坠;神木人子子孙孙富下去的美梦也难以实现。你说这不该令人担忧吗? 3.资源地枯竭后萧条的事例举不胜举。我省铜川市不是由能源市变成建材市了吗?可那得有建材资源才行啊。延长油矿也是,先延长,后永平,听说油矿领导机关又不在永平了。 请勿把我的担忧和不要开发等同起来。我的意思是开发不要搞成“今日有酒今日醉,哪怕明天喝凉水”。要科学开发,合理开发。虽然资源不可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但我们也不能不从长计议;另外,开发的主力要应以本地企业、本地人民为主。说句狭隘的话:今天陕北有资源了,也让陕北人也过上两天好日子。也让陕北人少些受外地人的歧视。(不包括国家计划开采)如果本地资源富了外地人、苦了本地人;富了少数人,穷了多数人,你说合理吗? 如果还要说我是杞人忧天,那就听听当地广大人民的意见吧。他们的幸福才是衡量开放成败的唯一标准, 2009.8.13,于陋室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