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万圣节竟也受到了民众的热捧。巫师的斗篷,邪恶的南瓜造型,滴血的鬼脸,死人的骷髅……每年到了这个时节,商场、学校就充满了万圣节的元素。 但是,孩子真的适合过万圣节吗? ![]() 1、存在的,不代表就是合理的。 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商家,似乎都很欢迎“万圣节”,或者说,至少不反对。老师要求家长给孩子购买万圣节服饰,家长就会乖乖去买,不会去想为什么要过这个节,大家都过,自家孩子不过,太另类了。这家商场要做万圣节活动,那家商场没有理由不做这样的主题营销。但是存在的,流行的,并不代表就是合理的。 ![]() 2、你知道“万圣节”的来源吗? “万圣节”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当时大不列颠岛仍处于原始的蛮荒状态,凯尔特人处在异教原始信仰中,他们的原始宗教的祭祀德鲁伊特(Druid)主持盛大庆典。他们相信,那天晚上,他们的“伟大的死神”萨曼(Salman)将把当年死去者的鬼魂全部召来,他们要寻找活人借以再生,或者托生为畜类。 凯尔特人被这信仰所辖制,陷于恐惧和不安中,最后所采取的回应竟是将自己也装扮成鬼魔,以加入幽暗世界的方式来乞求平安,这正如,深受黑社会伤害和逼迫的人,最后竟然加入黑社会以求免受伤害,却不料自己也成了那黑暗势力的一分子。古代凯尔特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晚上,杀活人献祭的传统。所以,这一天夜晚,是真正充斥着血腥、死亡、恐怖和鬼怪的噩梦。 ![]() 万圣节,相当于中国的鬼节、中元节。我们中国人,在中元节这一天,一般会让孩子天黑前回家,不要出门。许多父母虽然很爱孩子,但是却不知道怎样真正的去爱,在影响孩子福祉的属灵事件上,缺乏基本的警惕和分辨。 ![]() 3、阴森诡异的背后,孩子庆祝万圣节能学到什么? 万圣节,最典型的活动环节就是:“不给糖果就捣蛋。”平时被大人严加管束的孩子,此刻又被要求去恶作剧,对于分辨力尚不强的孩子,这样的道德分裂只会让孩子觉得茫然。 游走在诡异的造型,渗人的惨叫里,这样的万圣节party,孩子心里真的喜欢吗? ![]()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