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神木社群~王鹏 发表于 2016-11-28 08:06: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作者:李建兵

1.语言文字的发展

佳县,原名葭县。葭,音佳;葭者,初生之芦苇也,见于《诗经》:“蒹葭苍苍”。《陕西通志》记载:葭芦水(今之佳芦河)崖岸多丛生芦苇,葭芦因此而得名。1964年国务院明令将葭县改为佳县,易写好听,群众都乐于接受。“葭芦河”和附近的“葭芦镇”亦随之改为“佳芦河”和“佳芦镇”。

?

佳芦河汇入黄河的入口

2.避免异地同名

历代避免同级地名相重的方式有二:一是用方位词上、下、东、西、前、后、中等冠首,以资区别。在榆林市域的地名中也多有此种情况。如:

榆阳:东柴兴梁、西柴兴梁;前杜家沟、后杜家沟;东马合、西马合;东奔滩、西奔滩。

佳县:上高寨、下高寨。

横山:上泥湾、下泥湾。

神木:前尔林兔、后尔林兔;前鸡儿、中鸡儿、后鸡儿;东葫芦素、西葫芦素。

二是其中之一改用别的名字。横山县名的演变就属此类。横山县原名怀远县,怀远者,怀柔边远之意也。民国三年(1914)因怀远县与广西、安徽的怀远县同名,中央政府明令改换县名,依据县境内清平堡大墩梁为横山山脉之主峰,其山脉大多东西走向,故改名为横山县。

?

横山县波罗镇下泥湾村无定河滩涂

3.为了纪念革命先烈

子洲县未成立前,归绥德、米脂、清涧、横山等县管辖,为此四县边界插花地区,为了便于行政管理,1944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设立子洲县,县名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的,李子洲是绥德城人,是陕西**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同理,陕甘宁边区时期,延安保安县改为志丹县为纪念刘志丹,安定县改为子长县是为纪念谢子长。

?

?

榆林市子洲县城

4.传讹

地名常因音近、形近或其它原因,在流传中发生讹误。因为地名只是一种代号,人们一旦对讹误的代号习以为常之后,也就以误为正了。类似情况在榆林市的地名演变中也有,仅举两例。

例一:榆林城内有一街巷原名麻店巷,因此巷中有一卖麻线的小商铺而得名,后来人们传讹,以误为正,现变为马店巷了。

例二:我们老家有一山峁原名叫祁家峁,因此处住一祁姓家族而得名,同上述原因,再加上祁姓家族的整体外迁,后人不得而知,现变称为“七尖峁”了。1994年春天,村中几个青年在此山峁上掘开一个古墓,我也在现场,据墓砖上记载,此地原叫祁家峁,墓为明代洪武年间的迁葬墓, 墓主人姓祁。通过“考古”发掘,这个谜底才算揭开。

图片来源:网络

1480291354545.jpg (156.11 KB, 下载次数: 686)

1480291354545.jpg

1480291356218.jpg (67.06 KB, 下载次数: 634)

1480291356218.jpg

1480291356666.jpg (127.87 KB, 下载次数: 607)

1480291356666.jpg

1480291357627.jpg (155.71 KB, 下载次数: 634)

1480291357627.jpg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13 无聊无聊
牛牛民工 发表于 2016-11-28 09:01: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路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承熙 发表于 2016-11-28 09:32: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路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