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这一溜溜沟沟, 就是这一道道坎坎;就是这一片片黄土, 就是这一座座秃山……”9月24日,我县第三届陕北民歌大赛复赛现场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芳香的陕北民歌,来自全县21个乡镇和部分单位的选手们用最通俗的词汇和最火热的***,为建国60周年献上贺礼。 这次比赛和以往一样不设性别、年龄、唱法等**,受到了众多民间歌手的欢迎。75名参赛选手中,既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二十几岁的青年人,他们以自己对民歌的理解,唱出了陕北人真实的情感和追求。最后,有32人拿到了决赛的入场券。 头裹白羊肚手巾的贺文彪是万镇镇选派的选手,今年62岁。比赛中,他清唱了《绣荷包》,浑厚、质朴的唱腔,原汁原味地展示了原生态的陕北民歌。贺文彪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县陕北民歌大赛,并没有做任何刻意的准备。他告诉笔者,自己是农民,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只是受祖辈的影响,自小便爱唱民歌,平时在地里干活,也要唱上几句。他说:“一唱起民歌来,全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干练、豪爽的选手蒋小月,是店塔镇的一名小学老师,粗犷的黄土地给了她一副好嗓子,她演唱的《挂红灯》尽现喜庆之气。说起陕北民歌,她有着深刻的理解,她说,陕北民歌中表达的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曲调优美感人。来自中鸡镇的选手朱光亮的参赛曲目《中鸡的明天更美好》极具特色,把民歌重新填词,歌唱当地老百姓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比赛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个又一个的歌手登上舞台。他们以娴熟的技巧、美妙的歌喉,用陕北人数千年积淀于心底的情感与爱恋,把观众带到广袤的西北风情中,带到深厚的黄土高坡上,领略着黄土高原浑厚质朴的风土人情,感受着新时代的繁荣与和谐。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