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中,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孤独的站在山峁上。这位老人今年已经80岁,患有脑梗和高血压,生活上需要有人照顾,可是老人无儿无女,老伴也在两三年前去世。起居饮食由他65岁侄子刘文和照顾。 ![]() 老人的现状:破败老屋不能盛放老人的孤独和安全 ![]() 12月11日,我们跟随神木站大爱陕北爱心志愿者联盟的4名爱心人士一起来到老人独居的地方。 ![]() 老人的一间窑洞依山而建,屋内光线很差,即使到了中午时分,仍需要开着钨丝灯照明,窑洞里唯一的家电就是一台老式电视机。一盘土炕占去了房间的一半,炕上胡乱的堆着一些物什,散发着一股怪味,和土炕连着是灶台,很小,连案板都很难搁得下。挨着灶台的是几只水缸,地上一个小小的火炉,烧着炭火,是老人用来取暖的。除此之外,房间再无其他可用物件。 ![]() 屋子里因为鲜有人打扫卫生,衣物和铺盖都附上了厚厚的污垢。墙壁上因为年久失修,已经剥落太多的土块,漏出了大山本来的颜色,墙壁上电线胡乱的缠绕着。 ![]() 据老人的侄子告诉我们:老人已经在这里住了30多年,老伴两年前去世,老人无儿无女。因为老人现在患有高血压和脑梗,所以从2016年开始,老人的起居饮食就由他来照顾,每天他都会定时给老人做两顿饭。因为自己也要养家糊口,所以除了做饭的时间,其它时间很难照顾到老人。而老人因为患病的原因,在外出走路时,会经常会出现头晕头疼的状况,很容易出现意外。 ![]() 爱心人士的帮助更多的注重的是老人的精神世界 上午9:00,神木站大爱陕北爱心志愿者张妮、何强、孙利芳、王先生带着他们自己和爱心人士捐赠的衣服、棉被、米面油、鸡蛋来到老人的住所。 ![]() 为了能让老人感到来自社会方面的关爱:志愿者在放下爱心捐赠的物品后并未直接离开,而是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收拾屋子,张妮和孙丽芳在为老人换好铺盖后,并给老人换洗了衣物,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屋子。 ![]() ![]() ![]() ![]() ![]() 中午12:00,志愿者在离开老人的住所时告诉他:后期他们还会来探望老人。离开时,老人站在山卯上向送外出的儿女一样目送志愿者离开。 ![]() 志愿者张妮说:政府每年都会给老人发放6000元,加之周围村子爱心人士送给老人的物资,老人的日常开销应该不成问题。志愿者能帮老人的做的很少,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拿着微薄的薪水,做着平常的工作。所以只能在精神层面更多的去帮助老人,让他知道,这个社会,还是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关注和关心他们。同时张妮也希望更多有爱人士能够加入到这个爱心团队中,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 编者按: 每个人终将都会老去,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尽一份绵薄之力。如果有谁路过老人的住处,哪怕只是简单的去看一眼老人,陪他说几句话,让他们知道,这个社会,还有那么一群人,是关心他的,让他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爱。生活中不再那么孤单。 在这个献爱心被质疑为“作秀”的年代,有多少人想要向社会弱势群体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却总担心被人质疑自己在“作秀”,就像参加此次志愿活动的王先生,他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只是不想更多的人歪曲、质疑、亵渎他的献爱心的行为。如果这只是一场秀,那么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这场“秀”。 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并不是要你去做的多大的牺牲,而是我们有多大的能力,就去向这个社会贡献自己多大的光和热。这个世界,这个地方,每天都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 愿每一个有爱的人士都可以自愿加入这个爱心志愿团队,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帮多少是多少,从一件旧的衣物开始,对你来说这是一件衣服,而对于贫困家庭的人群来说,这却是生活。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自己的微博之力,汇聚我们的的星星之火,成为点亮他人前行道路上的一盏灯。暖了自己,照亮他人。 如果你有意愿加入神木站大爱陕北爱心志愿者联盟或者想要捐献一些物品,那么请在评论区留言,后期我们会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统一的安排。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