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为什么会被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忌日呢? 八年抗战起卢沟。1937年7月7日,日军进犯卢沟桥,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又挑起了战事,蒋介石在抵抗日军的侵略,在江西庐山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讲话:“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日军企图三个月内解决中国事变,岂料淞沪一役,中国军队就坚守了三个月。淞沪会战,中国军队苦撑3个月,终因日军从杭州湾登陆包抄了中国军队的后路,为了保存抗战的有生力量,70万中国守军被迫撤退。 南京靠近上海,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上海一失守,日军接下来要进攻的必定是南京。南京古称之为“金陵”,这里不光是国民政府的首都,也是中华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打下南京其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在南京是弃还是守上,蒋介石飘忽不定。这是南京保卫战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在南京召开的国防军事会议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执行部主任、国民党一级上将唐生智自告奋勇地担任了南京卫戍区司令兼南京保卫战的总指挥。 防守南京的中国军队为: 1、桂永清的教导总队; 2、第78军宋希濂的36师; 3、第10军徐原泉的41、48师; 4、第71军王敬久的87师; 5、第72军孙元良的88师; 6、第74军、第66军、第83军、第2军团部分 7、宪兵2个团、炮兵第8团1个营 防守南京的中国守军约12万人,防守南京的中国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且多数是中央军嫡系部队,但是这些部队是刚从淞沪战场撤退下来的,部队的建制残缺,人数大量减员,武器弹药没有得到补充,军队也没有得到休整,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进攻南京的日军战斗序列如下: 1、日军第11师团、第13师团、第16师团; 2、第3师团、第9师团; 3、第114师团; 4、第6师团、第18师团; 5、国琦支队 日军的最高指挥官为松井石根大将,日军进攻南京的部队也是刚刚打完淞沪会战的部队,但日军是胜利者,军队士气高昂,且日军的机械化程度高于中国军队,日军能很快得到后勤补给。 南京保卫战开始于1937年的12月5日,结束于1937年的12月13日。1937年的12月13日,日军5个师团的主力杀进了南京城。此时在南京城内还有大量来不及撤退的中国守军,日军进入南京城后对中国的军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 最臭名昭著的就是第16师团的两个尉官野田岩和向井敏民,将杀人当作了比赛。日本东京的《朝日新闻》还登载了二人的照片。 日本在南京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今天是南京大屠杀35万遇难者的忌日,希望每一个中国人能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了解屈辱的过去,才能教育我们的今天。知耻而后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历史,了解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军事和国防应该是怎样的后果。当下应该做好的是不让悲剧重演,同时加强我国军事现代化的建设的步伐和加强我国国防教育的普及(不是靠什么娱乐节目《真正男子汉》,那里面的人教给大家的就是战争和军事挺好玩,是她们搞笑的地方) 希望通过今天的了解,能让大家知道12月1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 |
1481602241425.jpg (112.44 KB, 下载次数: 819)
1481602242375.jpg (59.81 KB, 下载次数: 807)
1481602242882.jpg (64.22 KB, 下载次数: 8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