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常伴随着闹剧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题记 2001年,经历了黑色七月后,我未能成为幸运儿,失败的阴影伴随我度过了一个不愉快的暑假。 那年秋天,我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补习生队伍,打算为自己的前途再拼搏一把。补习生,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经过高考洗礼后,这些人心里上不同程度受到打击,思想上背负着较大的压力。课堂气氛就不太活跃,消极的气息笼罩着整个教室。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观察后,我发现这些落榜学生里面也是高人辈出,在我看来,考上大学的学生如果称为“人才”的话,有些落榜学生绝对应该称之为“天才”,只是他们特殊的才能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发挥不出水平,导致名落孙山。这样高考每年都在扼杀一批天才,有些受挫能力差的青年,一时接受不了失败的事实,寻了短见,这样的消息屡见报端,绝不是危言耸听。有识之士纷纷认识到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教育界也有“高分低能”的普遍呼声!遗憾的是,呐喊了多年的教育改革,时至今日仍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补习生参差不齐,高考失败好像改变了这些人的性格,一部分人因此变得压抑消沉,时常搞些破坏的举动,发泄的对象是公共财产,例如:桌子、凳子、水桶、脸盆等,也有罢课的、打架的行为。整体上补习生不太好管理,为此,学校针对补习生出台了专门的管理办法,然收效甚微。 补习生的自习课堂,经常死气沉沉,后面有些“乐天派”的男生想活泛一下沉闷的气息。就有学生在课堂上用陕北普通话诵读教室墙壁上的标语:“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叫“黑旦”的人,我很佩服他的演讲口才,(后来得知,黑旦第二年高考又落榜了,真遗憾!)他讲话经常是领导腔,节奏掌握的总是恰到好处。还记得他讲话时的情形:“同胞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学仍需努力!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啊!我们当前是高四生,高中都读本科了,大学咋说也上它个研究生……”教室里马上就响起了笑声和掌声。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事情竟然与我有关,这是我万万不能想到的。 直到今天,我仍没有搞清楚是谁最先拿我开涮的?这件事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也给我带来巨大麻烦。 班里有同学在喊“西北一号帅男”,简称“西北一帅”同学们说这个称号是授予我的,我总以为是开玩笑,就没有怎么拒绝,这个称号竟然在校园里快速传播开了。当年我年轻也爱听好话,将自己整天收拾的容光焕发,在校园里走过时,回头率确实不低!虚荣心满足了一把又一把! 不久,美国遭遇了“9.11”事件,我写的一篇有关“9.11”的文章在校报刊出,产生了一些异性粉丝,著名的马识途老师曾给予热情点评,这个小插曲,对我的成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一下子成了小校园里的大明星。有许多应届班的高中女生、甚至一些初三的女娃娃跑在补习班教室门口要目睹一哈我的风采;在学校的操场上、饭堂里,我成为小女生们谈论和关注的焦点,我过足了明星的瘾。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这件事背后居然潜伏着麻烦,我的迅速走红,引起了一些名副其实帅哥们的强烈不满。几个类似社会青年曾给过我警告,告诉我“后生”不要太张狂咧。我突然醒悟,这个称号用在我身上不妥,弄不好,迟早会出问题的!当我想全力摆脱这个称号时就不太轻松了,稀里糊涂卷入一场斗殴事件。 不管是何种缘由,打架斗殴总归是不对的,为了严肃校纪,教育肇事者及在校学生,学校对参与斗殴的成员做出严厉的处理决定。班主任老师找我谈了话,大致意思是,学校这棵梧桐树太小,落不下我们这些金凤凰。提出可以给我退还学费,条件是我必须马上离开学校。我说了1mol好话,仍无济于事。 01年的冬天异常寒冷,B城市的上空漂浮着一层接一层的炭烟,给我明朗的精神世界里投下一片阴影——当初宏伟的补习计划只能化为泡影。 当同学们留校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补习功课时,我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返回了家乡。 作者:三木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